一提起宁都会议几乎人尽皆知,但作为我国近代史中一场重大变故,却很少有人提及,甚至后人对这一会议讳莫如深。

这场会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让后人避而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开历史的篇章,或许是因为两大因素造就了宁都会议的敏感因素。

1

每每谈及宁都会议,毛主席总是百感交集,在1964年接待外宾时,他曾语重心长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都会议后,啥人也不理我,就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
有一个活菩萨,本来很灵,但却被扔到茅坑里去,搞得很丑。直到遵义会议,我这个臭的菩萨才开始香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伟人在宁都会议期间遭受的挫折,我们作为后辈难以想象,在极为严峻、艰难的环境下,毛主席对待革命的态度始终如一

正是这份惊人的毅力和坚持,才有了后来伟人挥斥方遒,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还要从大革命失败后说起,革命的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我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于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苏区。

1931年年底,周总理通过我党地下交通线,从上海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中央苏区,出任中央局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局面极度复杂,党内已经弥漫着“左倾”情绪,周总理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而此时伟人的处境也不容乐观,自从苏区中央局成立后,毛主席和中央的分歧就不断扩大

这一分歧主要体现在红军部队的作战规划以及行动部署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党想为中央苏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话,必须要确立一沿着福建、广东、江西和湖南边界的山区建立苏区的计划

这一观点前瞻性十足,但却遭到了王稼祥等同志的反对,这究竟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

在他们看来,毛主席的路线是为了规避占领大城市的目标,事实究竟怎样?一切的行动部署,都要以现实情况为基础。

当时的革命形势岌岌可危,大城市当然是个好地方,但我党当时的力量与敌人相比处于劣势,因此必须找到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湖南、福建、广东一带的山区,地形复杂,而红军部队的优势,便是游击战。

在这些地方降低敌人攻势的同时,又能放大自身优势,可谓一举两得的计划。

在山区建立苏区的计划,不仅能够减少损失,还能发动当地群众,通过开展土地革命等手段,壮大自身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奈何王稼祥等同志的观点,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参会者的认同,最终决定进攻赣州。

可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观点十分正确,红军部队并未能在进攻大城市的计划中取得进展

随着赣州一战失利,毛主席内心悲痛不已,但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伟人重新谈及自己的观点后,却遭到了其他同志的批评,甚至成为了分歧焦点中的少数派。

最终中央出面调解,毛主席也只能再次做出妥协。

2

1932年9月30日,伟人的观点遭到苏区中央局的错误批评,此时主席和中央局之间的分歧已经成了公开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甚至中央局还萌生了撤换毛主席职务的想法

为了消除内部的分歧,中央局决定召开全体会议,宁都会议正式拉开序幕。

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做好了和苏区中央局在会议桌上“正面交锋”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10月3日到8日宁都会议召开,讨论的核心问题,便是前线作战的方针。

红军部队在同年8月份发动了乐安战役以及宜黄战役,迎来宝贵胜利后,接下来的方向指向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方的毛主席等人并未按照苏区中央局制定的计划,而是选择从实际出发,将红一方面军的主力部队撤回至宁都县一带休整,等到时机成熟再展开行动。

但苏区中央局却认为应该一鼓作气,向国民党重兵集结的吉安、抚州一带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区中央局什么打算?他们认为红一方面军向南昌一带进攻,从而能分散国民党的注意力,减轻鄂豫皖等地苏区的压力。

但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以及王稼祥同志却不这么认为,若是按照中央局的部署,确实能对鄂豫皖以及湘鄂西苏区提供间接援助,谋求一个向北发展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在红一方面军力量有限,地方兵力庞大,想要通过攻城提供支援,胜算渺茫

此时一定得保持清醒和理智,切不能鲁莽行事。

针锋相对的辩论,各方观点再度出现分化,伟人又成了会议中的少数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宁都会议后,毛主席在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被撤销。

其实在此之前,苏区中央局就取消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这一机构,削弱了伟人在党内的权力。

其实这已经是主席第二次失去军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29年,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就被免去了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职务,离开部队,前往地方指导工作

如今发生重大变故,毛主席的心情和上一次一样万分沉重,面对复杂且严峻的形势,伟人究竟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没有选择进一步将矛盾放大,首先泰然处之,服从组织的安排,在离开红军部队后,前往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进行休养。

在此期间,伟人停下脚步,听从组织安排回到后方领导政府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到哪,伟人的斗志始终昂扬。

在政府工作期间,伟人领导开展查田运动,筹款工作取得巨大突破,对反“围剿”战争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无法被苏区中央局的同志理解,伟人心中十分苦闷,但从未将个人情绪带入革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经历即便多年后仍让主席感慨颇深:

“土地革命战争的阶段,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 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因此也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

党内有些别有用心的同志,已经盯上了毛主席,接下来伟人势必要更加谨慎行事,以免惹祸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1月,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完全听从王明的指挥,伟人的处境更加艰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追随主席正确路线的干部都遭到了无情的打压。

伟人一路走来,历经各种艰辛苦楚,得过三次重大处分,甚至被开除过党籍、撤销过军职,不能指挥军队,不能参加党内工作,只能呆在昏暗的小房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明

一肚子苦水无人倾诉,但毛主席却凭借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

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伟人终于拨开云雾见光明,重新获得军队领导权

同年3月3日,军委发布命令,遵义战役前线司令部正式成立,朱老总出任司令员,毛主席出任政治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毛主席带领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故事进入高潮部分!

结语

扑朔迷离的宁都会议,始终弥漫着神秘色彩。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党内的风波和权力斗争,让毛主席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则是宁都会议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毛主席离开军队后,红军前线的指挥机关举步维艰,最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中央苏区惨遭沦陷。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但从毛主席的经历来看,“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参考资料:

1、毛泽东在“宁都会议”前后——《党史文苑》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宁都会议始末——《党的文献》1990年第2期41-45,共5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