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每个人都知道美元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霸主。但今天,中国却在悄悄地改变这一切。
前不久,中国在沙特成功发行了20亿美元的美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这是中国“去美元化”的又一步棋,印度学者却大胆提出:这不是什么去美元化,而是在用美元重构全球金融秩序。
事实究竟是怎样?我国为何要“替”美国发行美债?
世界苦美元霸权久矣
美元霸权的形成,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在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一片废墟,各国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货币来稳定经济秩序。
这个时候美国站了出来,凭借其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商议新的国际贸易与金融贸易的标准。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建立。
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则与美元挂钩。这时的美元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各国的黄金储备都开始以美元为准。带着黄金储备的光环,美元迅速成了全球最安全、最稳定的货币。也是美元霸权的第一个根基。
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需要保有一定数量的美元储备。无论是政府外汇储备,还是企业的国际交易,都绕不开美元。
这让美国能够发行美债,向全球借款,并且不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担心“资金链断裂”或“债务危机”。
每年美国能发行大量国债,以此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来购买。这些投资者里,有其他国家的央行,还有全球范围的私人投资者等。
美国政府就是一个拥有无限信用的“借款人”,从全世界收割资本,而这些资本最终还会“回流”到美国经济中,成为推动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美元霸权让全球其他国家在金融上深受其害。我们常听到的“美元结算”,意思就是几乎所有跨国贸易都必须通过美元。你在非洲买几吨黄金、你在亚洲购买石油,最终的结算货币都会是美元。
为啥?因为美元是唯一可以“信任”的货币。这种状况不但让全球大部分国家在经济上依赖美元,也让它们无形中把“经济命脉”交到了美国手里。
举个例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通过美元体系扩散到全球,全球经济几乎被美国的金融乱象拖垮。
当时美国银行的坏账并没有只影响其本土,其他国家的银行也不得不承担巨大的损失。而美国政府只要多发行些美元来处理这事,就能把危机转移给其他国家,并且还能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减轻负担。
除了经济上无可比拟的优势外,美元霸权还赋予了美国在政治上的超凡优势。
美国只要在全球范围内宣布一项政策,就能通过美元体系在各国间推行。这种“货币特权”可以让美国直接通过美元的支付网络、国际制裁等手段,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像2018年特朗普政府打出的那种“贸易战”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美元“武器化”的方式来施压其他国家。只要美国在全球金融网络中张一张嘴巴,其他国家就不得不在自己的贸易、金融交易中考虑美国的政策。
你想和美国站在对立面?没有问题,但美国的制裁大棒可就要来了。看看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哪个不是因为与美国关系紧张,导致其经济遭遇金融封锁?从进口原料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美元的“阴影”无处不在。
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可以不断地举债。美国财政赤字能不断扩大到如今36万亿的恐怖数目,靠的就是全球对于美元的信任。换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样搞早就破产了,只有美国依旧能稳坐钓鱼台。
凭借美元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坐稳了其主导地位,获得巨大的金融收益。但全球其他国家也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美国的一次加息、一次货币宽松,都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
这种情况,当然让许多国家心生不满,尤其是那些已经被美国金融政策压迫了多年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它们的资源依赖美国市场,它们的国际交易必须通过美元结算,几乎没办法摆脱美元控制下的不公平。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也正是为什么如今全球“去美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根源。
美债中发,顶级阳谋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当然也一直在寻找破局之道。中国早就意识到,美元的霸主地位不是永恒的。美国国债激增速度快得让人恐惧,一旦暴雷,将对全球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所以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国际支付体系,打破美元对全球经济的垄断。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中,人民币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交易货币。
当然目前的美元即使被全球所不满,但它依然是全球最强的储备货币,全球经济中的“美元需求”始终没有消失。在很多国家外汇的储备中,依然是美元的份额占据绝对大头。
虽然中国自己在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要撼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仍然任重而道远。
不过最近中国的一个行动却好像为这个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2024年11月,中国财政部宣布在沙特利雅得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美元的“美元主权债券”。
更有意思的是,沙特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几乎从未与非美国国债进行过大规模的合作。偏偏这次沙特却选择认购中国发行的美债。
这一行为成功让全球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用魔法打败魔法。一名印度学者直接指出,中国的这次操作不是单纯的“去美元化”,而是通过“再美元化”的方式,借美元之力反制美元。
中国发行美债,既做到了有效利用美元这一全球货币保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还能通过美债实现自己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这并不是直接对抗美元,而是在美元的框架下,重新塑造规则。用美债的交易,影响美元的供应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控制全球的资金流动。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元的主导地位来源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
随着中国的崛起,在经济总量、贸易量和国际投资方面的持续增长,也使全球金融格局逐渐出现了新的倾斜。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等手段,中国迅速扩大了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的能力。所以美债中发能够成功,背后也是因为中国的实力支撑。
这种操作确实并不完全是“去美元化”,而是一种“再美元化”的方式,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的利益服务。在美元体系中重塑话语权,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游戏规则。
人民币迎来新机遇?
为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这几年中国与全球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已经将人民币引入了多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当中。
通过全球范围的贸易协议,人民币也开始在多个新兴市场国家中成为首选结算货币。比如中国和阿根廷、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频率变得越来越高。
另外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的成立。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去美元化战略上都走出了这么远的道路,未来有没有可能人民币取代美元呢?
在我看来,这个梦想可能还是有些遥远。目前美元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比人民币大得多,足足有20到25倍。显然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距离美元还差得太远。
人民币的国际化,虽然在逐步推进,但要想取代美元,需要的不止时间,还需要一些更深层次的变化。
全球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任何货币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主导地位,都需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信任支撑。
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货币,除了从二战起美国建立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外,还因为全球经济和贸易需要美元。
美国经济体量大、金融市场发达,特别是美元和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捆绑,使得全球许多国家都不得不持有美元,人民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很难短时间建立起这样的广泛需求。
人民币想要在国际上发挥和美元一样的作用,还必须要打破一些固有的资本管制,实现真正的自由兑换,这涉及到了中国如何平衡经济稳定与资本流动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的制度来说是同样是个难以解决的障碍。
其实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非要取代美元,而是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经济与金融话语权,帮助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所以说,人民币未来能否取代美元相对而言没有这么重要。更有可能的是,人民币会逐渐和美元一起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货币之一。
信息来源: 商业周刊-2024年11月13日 14:42-中国2021年以来首支境外美元主权债在沙特开始定价 观察者网-2023-12-28 17:58-人民币有可能代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币吗?怎么做才能达到替代目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