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喝茶这事儿总会成为饭后闲聊的话题。很多人觉得喝茶养生,喝什么茶都没问题。

但实际上,茶不是万能的健康饮品,有些茶喝错了,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大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对那些已经过了50岁、血压稍微有点“作妖”的人,有几种茶还真得悠着点喝。

绿茶:清淡养生还是“隐形加速器”?

绿茶一直被视为健康饮品,抗氧化、提神、降脂,听着好像对身体全是好处。

可50岁以后,绿茶可能并不是那么“安全”。

绿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某些人群,特别是本身血压不稳定的人来说,它的刺激性却一点都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咖啡因会通过神经系统兴奋作用,让心率加快,血管一时收缩,短时间内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一些研究还发现,高浓度的绿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干扰降压药的代谢,让药效减弱。

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期大量饮用绿茶的高血压患者中,有15%的人血压控制效果较差。

这并不是说绿茶本身“有毒”,而是过量的绿茶会让血压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此外,绿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草酸可能会影响体内钙的吸收,长时间下来容易让骨质疏松的风险提高。

而骨质疏松正是50岁以上人群最该注意的健康问题之一。

对爱喝茶的中老年人来说,绿茶不是不能喝,但浓度要控制,最好不要空腹饮用。

红茶:提神之余,血压也可能“蹭蹭蹭”

红茶因为经过发酵,味道醇厚,被很多中老年人视为冬天的暖身饮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比绿茶更高,对血压的影响也更明显。

尤其是喜欢喝浓红茶的人,摄入的咖啡因量往往会超出身体的耐受水平。

一项欧洲心血管健康研究指出,每天饮用3杯以上红茶的人群,血压升高的概率比不喝红茶的人高了20%。

研究还发现,红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让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血流速度加快,导致血压波动更加频繁。

这对那些原本血压就不稳定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潜在威胁”。

而且,红茶中还含有较高的鞣酸。鞣酸在胃酸环境下会和某些矿物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影响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岁以上的人,消化功能普遍减弱,营养吸收率已经大打折扣,再喝太多红茶,可能会让身体处于“隐性缺铁”的状态,增加贫血的风险。

冰茶:看着时髦,对血管却并不友好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冰茶也会上榜。冰茶因为凉爽解渴,成了不少人冬天暖气房里的“反季节选择”。但冰茶的问题不光在“凉”,还在它的添加成分上。

市面上的冰茶饮品大多含糖量极高,一瓶500毫升的冰茶中,糖分往往超过40克,相当于喝了10块方糖。

高糖饮食会导致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还容易让血液黏稠度升高,加重心血管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成分会在短时间内让血管壁的张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研究显示,高糖、高咖啡因饮品与高血压的发生有明显关联,长期饮用冰茶的人群,血压波动幅度明显高于喝白开水的人。

更重要的是,50岁以后血管弹性本就不如年轻人,加上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频繁。

如果再因为喝冰茶让血管进一步紧绷,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明显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可能觉得冰茶只是“年轻人喝的东西”,但实际上,一些中老年人群对冰茶的青睐还真不低,尤其是糖分过高的冰茶饮品,简直是对血压不稳定人群的一种“挑战”。

50岁后喝茶对血压的影响,是咖啡因的作用占主导,还是茶本身的其他成分也有关系?

喝茶对血压的影响,很多时候都归结于咖啡因的刺激作用。

但事实上,茶中的茶多酚、鞣酸、草酸等成分也可能在血压波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比如,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但过量时可能会对血管壁产生额外负担。而鞣酸的收敛性可能导致血管短暂收缩,进一步干扰血压调节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否不同种类的茶,其对血压的影响机制有显著差异?

比如绿茶中茶多酚含量高,但咖啡因相对少,而红茶咖啡因含量更高,但茶多酚因发酵而减少。

了解这些微妙的差异,或许能帮助50岁以上的人群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饮品,从而更好地管理血压健康。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王雪竹.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24-09-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