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起来可谓是非常的棘手,有许多的工作还需要创新,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旦失手可能就会掉进水里。有时候为了工作,大家都纷纷的出谋划策,可是等到意见好不容易统一了以后才发现根本无法实施,为什么呢?实施后万一不符合规定的话,担心会被追责,那咋办呢?只能放弃,慢慢的大家也都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动力。
在基层不管你平时的工作有多努力,有多出色,一旦工作出现了失误是不看你平时工作的,是必须要追究责任的,“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是基层体制内工作的常态,有的部门同志因为某项工作一旦被追责后,就会严重的打击到自信心,不由自主的选择躺平。还有部分的中层干部也是如此,在工作中不敢放开步子大胆干,害怕一旦那项政策落实的不合理就会被追责,有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一旦上纲上线就会很严厉,那么,基层体制内,过度的追责,就会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一、上级部门只管安排,不管过程
基层是所有工作的落实者,上级部门不管此项工作落实起来有没有难度,是否可行,要的只是如期完成的结果,如果不能按照时间完成任务,那么,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让基层人员没有解释的机会。
去年单位被追责的一个扶贫办的科室负责人,原因是上级部门要求所有的扶贫项目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工,可是其中有一个村因为特殊情况晚开工了几天。上级部门来视察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根本不听解释,要求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且是严重追责,所以对扶贫办科室负责人进行了降职处分。
这本来就是一个小事,没有给工作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事情,可是上级部门根本就不容解释。理由是如果都这样,那还怎么开展工作,不能打破规矩。
二、干得越多,追责越多
基层体制内一直都是这样,越是干活的同志在工作中就越容易出错,反而是啥也干的人,根本就不会出错。刚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都是对工作充满热情,特别积极,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的失去了动力了,什么原因呢?原来有两个同志因为工作原因被追责了。
年轻同志也觉得很无奈,在工作越是努力、越是想办法,也许就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那么工作多了,就难免会出错误。有句谚语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可是出错了再积极改正不就可以了吗?面临的可能是追责那就不同了,干了还不如不干呢?时间长了动力就会被扼杀掉。
三、属地管理政策,不明不白被追责
自从实行属地管理,信访工作一票否决政策之后,基层体制内的同志一听到信访就会苦不堪言,一肚子说不出的苦水,有时候都不是自己该解决的事,可是谁让是属地管理呢?只要上访人户口是你所管辖地,没办法,什么事都和你有关系。
副科级干部杨镇长刚到单位几个月就被追责,原因是他所分包村的一个群众到上级部门上访,上访的事由是家里人到医院检查,因为医生不小心把病人的名字弄混淆,本来家人没有毛病,病例上却写的是得了大病,医院知道弄错了之后也给病人进行了赔礼道歉,可是病人就是不接受,到上级部门越级上访。这事本来就和杨镇长没有丝毫的关系,他也不知道此事,可就是因为信访政策就是属地管理,需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他是分包领导,自然要受到连带责任。
四、凡事讲究留痕迹
基层干部现在工作压力大,工作忙,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忙在工作留痕迹上,本来一个人都能完成的工作,为了工作留痕迹需要3个人一块,一个人拍照,一个人配合。
上级部门检查工作的时候,讲究的是凡事留痕迹,只要在处理工作的时候拍了照片,那么这场工作证明已经落实到位,如果没有照片,空口说话没有证据可言。比如,在进行安全排查的时候,查阅资料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工作痕迹,台账整理的再好,如果没有痕迹就会被追责,说明此项工作没有开展,或者是开展的不到位。
基层体制内的干部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起来比较的辛苦,如果再加上不合理的追责,就会让大家在工作中失去积极性,也会造成有许多的年轻同志不愿意扎根基层,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基层干部并不反对追责,如果真的是工作失误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是一定要追责的,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大家觉得基层体制内有没有必要事事都追责?过度的追责会不会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