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老人拿77年前欠条找民政局,要政府赔偿3万亿,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江门蓬江区有一位老人拿了两张欠条去找了蓬江区民政局,希望他们能够按照欠条上的内容把钱还给他。

欠条的内容是,他们家曾借了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曾70斤重的大米,8支金条,还有5000大洋。要是按照欠条上的“利息”来算,到这时政府要偿还老人3万多亿元。

那么,蓬江区把这笔钱还给这位老人了吗?这两张欠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张欠条

广东江门蓬江区有一位低保户叫做“梁诗伟”,某天,他和研究文史的朋友说起,在他年幼,家里曾来过游击队,他们和自己家借了粮食,游击队队长写欠条的纸,还是从他课本最后一页撕下来的。

梁诗伟朋友问他现在欠条还在吗?梁诗伟回答说不知道。

于是,两人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梁家祖宅里里外外都找了一遍,最终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夹缝中找到了一张红纸,梁诗伟定睛一看,还真是当年的欠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欠条上用毛笔写着具体的“欠款内容”,“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陆拾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按每年一倍偿还,如此类推。立据人: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月十三日”。

民国卅三年也就是1944年,距梁诗伟发现欠条这天,已经过去了65年。这张欠条还有效吗? 鸿文三姐是谁呢?

还有一个疑问,梁诗伟是低保户,他家里当年又是哪来的钱借给游击队呢?要知道60斤大米可不是随便一个家庭就能拿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诗伟思虑再三,于2010 年4月拿着欠条去找了江门市政府。工作人员很热情的接待了他,验证了梁诗伟手中的欠条后,市政府则要求民政局给梁诗伟一个处理方案。

由此来看,梁诗伟现在虽然是低保户,但他家在1944年真有财力支援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那梁家是如何发家,又为何没落了?

据梁诗伟说,他的父亲曾经去美国做了58年的劳工,后来才回到江门,成为了一方富商,修建了祖宅,还娶了五房姨太,欠条提到的“鸿文三姐”便是三太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梁诗伟4岁,他的姐姐梁月娇参加了当地游击队,投身到革命运动中。有一天,梁月娇带着十多名游击队战士回来,梁诗伟的母亲和鸿文三姐为他们煮了饭。

梁月娇对她们两人说,队里还有很多战士饿肚子,希望家里能帮助他们。鸿文三姐当时已经掌管梁家,她当即同意把家里新收上来的60斤大米全给游击队。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中队的李兆培也跟着梁月娇回来,他听到鸿文三姐愿意支持他们感到很开心,但我党有规定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李兆培便表示要写欠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旁的梁诗伟被姐姐喊去拿纸笔,他情急之下就撕了自己课本的最后一页,李兆培当着众人的面写下了这张欠条。

那么,要是按照欠条上的内容,政府该还给梁诗伟多少大米呢?

欠条上写了“当地县政府按每年一倍偿还”,要是按照利滚利的还法,全世界的大米加在一起都不够还给梁诗伟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民政局综合各方因素给出了处理意见,总共有3点。第1点是民政局一次性奖励梁诗伟2万元。第2点是因为鸿文三姐已经去世,2万元的奖励款由梁诗伟代领,这张欠条的原件也要交给民政局作历史资料保存。

第3点是,若是梁家生活有困难,可以按照救济救助途径进行解决,但不能再以借条为理由提出其他要求。

梁诗伟同意了,收了2万元的奖励回家了。但变故发生在他回家的第二天,梁家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章欠条

2010年12月29日,梁诗伟请来了水泥匠和木匠,打算把梁家祖宅破损的地方修一修,整体翻新一下。

木匠爬上屋顶,准备修补漏洞,却在施工的时候,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找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首饰盒。梁诗伟打开发现里面是羊皮钱包,钱包里还有一张红色借条。

上面写着 “今借到大井头村鸿文三姐白米共三十八担七十斤。大洋伍仟圆。金条八支,每支一两。待胜利后由当地县政府偿还,付息二分。建议将鸿文三姐以革命家庭看待,其后人须保护及照顾。此据在偿还之日终结。新鹤人民抗日游击三中队李兆培,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九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诗伟想起当年游击队不止来过家里一次,这张借条估计是后来写的。他便再次给江门市政府打了报告,但市政府这次没有回复梁诗伟。

梁诗伟又找了当地的信访局,信访局则让他去找民政局,这次,民政局还会理梁诗伟吗?

如果按照欠条上写的“付息二分”,那么,江门民政局该还给梁诗伟3万多亿元,而2010年整个广州的GDP也才4万多亿元,梁诗伟的欠条直接拿走了广州超过一半的GDP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梁家人表示他们不要那么多,只希望政府给合理的补偿。

第一张欠条是真的,第二张也是真的吗?欠条上的70斤大米,8根金条和5000大洋在1944年都价值500万了,梁家真有这个实力吗?

而且,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曾有过一项规定,就是统一“清账”,把抗战时期军队和国家的欠款划到了国债中,统一进行偿还。为什么梁家那时不上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梁家当时上报了,当年写欠条的李兆培还在世,他就能作证明了。

梁诗伟表示,他们家在土改的时候就没落了,鸿文三姐也去世了,他年纪小,也不知道有没有还钱,直到2009年,他把欠条找出来了,才想着要找政府的。

可民政局拒绝了梁诗伟的第二次请求,原因是在梁诗伟第一次拿借条过来时,就明确说了“不能再以借条为理由提出其他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诗伟却认为这条规定是针对第一张欠条的,正因如此,双方一直协商不下。

时隔12年过去了,网上找不到梁诗伟第二张欠条是否得到了处理的官方消息,但希望老人得到了一个公众合理的解决办法。

参考资料:

[1]凤凰网 《家中发现游击队借条 事主后人望政府偿还》 20141219

[2]山东卫视《围观》栏目 《一张历经67年的天价欠条》 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