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范易成5月19日报道:近日,由上海大学国际部、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务部、悉尼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数智赋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沪举行。上海大学副校长于雪梅指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交流方式,也必然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坛现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刘军提出,根据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上海要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资源高地,培育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教育的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服务保障。

悉尼工商学院院长卞亦文,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李梅,以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汪潇潇分别就“时代前沿的商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球治理”,以及“慕课出海政策与实践”进行了主旨发言。

卞亦文介绍了悉尼工商学院着力建设的新商科的教育新理念,即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与融合,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体系中,采用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法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教育;李梅指出,我国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思维、专业知识的外交人才、网络人才、民间组织人才都比较匮乏。高校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习项目等途径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以满足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构建对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需求;汪潇潇介绍,教育部将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政策,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她提出,未来要充分发挥慕课出海平台的积极作用,密切教育合作,深度参与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互联以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

本次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建院三十年。悉尼工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商学院,合作方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5月18日举行的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介绍,秉承“使命驱动”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学院成功通过AACSB国际认证,跻身国际精英商学院行列。2022年,学院当选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示范作用和溢出效应日益彰显。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务长、高级副校长Vicki Chen表示,悉商已成为中澳教育合作的成功典范,期待双方在过去三十年合作基础上,开启今后三十年新旅程,继续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引领方面做出贡献。

作为建院30周年主题活动之一,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会议也于当天召开。为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会上正式发布了“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名单”。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等20家学院榜上有名。榜单的发布为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图片: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