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精彩纷呈,从“双高”建设的成果检验到专业架构的优化革新,从学历层次的稳步提升到国际舞台的崭露头角,再到育人模式的深度变革与教育资源的创新整合,这一年,职业教育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为国家发展筑牢技能人才基石,为莘莘学子铺就多元成才之路,正以全新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轮“双高”验收:树立标杆,引领高质量发展
首轮“双高”计划在 2024 年迎来验收节点,这是对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成果的全面检验。国家旨在通过这一举措,筛选出一批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卓越的院校,树立行业标杆。从政策导向来看,验收标准紧扣时代需求,鼓励院校紧密对接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相关专业。这促使各院校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质量,进而带动全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向高质量迈进,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精准需求,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职业教育专业大调整:精准对接产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大调整顺势而为。政策依据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引导院校淘汰落后产能相关专业,新增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同时对传统优势专业如机械制造、化工等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这一调整确保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使人才供给侧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侧,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适用型人才,增强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创新活力,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前行。
、“新双高”谋篇布局:锚定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新双高”提早谋划布局,是职业教育持续进阶的关键部署。政策层面为其指明方向,鼓励院校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在跨区域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创新探索。例如,支持东部优质院校与中西部院校结对共建,共享资源与经验,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差距;推动院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鼓励院校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对接与师生交流项目,提升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这将助力职业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形成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强劲动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海量升本稳步推进: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升职教吸引力
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是 2024 年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国家政策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这打破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学位更新不仅赋予职业教育更高的社会认可度,也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通畅渠道。从宏观层面看,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更多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掌握精湛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产业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激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热情与参与度,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深度转变,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添砖加瓦。
、“五金”新基建赋能职教:驱动数字化转型,创新教育模式
“五金”新基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政府政策鼓励院校加大对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智慧校园、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能教学平台等。在教学实践中,这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享、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个性化学习支持,如远程互动教学、智能学习诊断与推送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从教育发展视角,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变革,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数字化素养与创新能力,使其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输送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大军,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体两翼”强化部省合作:凝聚合力,推动协同发展
“一体两翼”部省合作模式强化,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教育部门统筹规划、制定标准与宏观指导,省级政府则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落实具体政策措施,在经费投入、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例如,省级政府通过财政专项、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化院校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与人才汇聚的良性互动。这种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共进。
中国职教国际化拓展:贡献中国智慧,拓展发展空间
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生动实践。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与国际组织、国外院校及企业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在学历互认、师生交流、课程与标准输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制定与技能竞赛,传播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如现代学徒制、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经验等,提升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技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沿线国家提供职业教育援助与培训服务,促进民心相通与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市场空间,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力量,助力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
、产教融合深化改革: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产教融合在 2024 年持续深化,政策推动下企业与职业院校关系更为紧密。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技术研发中心等;院校则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从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看,企业获得了稳定的高素质人才供给,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与创新效率,降低人才招聘与培训成本;院校则增强了办学活力与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产教融合还带动了地方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形成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多方共赢局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职普融通探索新路径:打破教育壁垒,促进人才多元发展
职普融通在 2024 年深入探索多样化路径,这是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政策引导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例如,部分地区试点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接触职业教育内容,拓宽视野,发现兴趣与特长;同时,职业院校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转学、升学考试等渠道进入普通高校深造,实现人才培养的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这一举措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发展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平,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整个社会的人才素质结构,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人才保障。
2024 年,在政策的精心谋划与强力推动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与创新张力,正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向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壮丽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职教力量。
综合自教育部官网等,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