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早上,收到一个网友的私信如下:

——您好,我是武汉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在做一个关于网络主播的社会学研究。目前在收集资料,所以您发的关于杨树行的文章我都看了。。

我过两天可能要去杨树行做实地调研,到时候可以顺便拜访您一下嘛?——

我作了回复:

——你好,谢谢关注,我在文中说我是一个在六环外的看客,并不在现场,爱莫能助啊!但并不影响我们沟通交流,希望你能获得一手资料,把网络主播的正面的意义发掘出来,取得丰硕的成果,祝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这位学生的研究课题非常好,抓住了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网络主播”这一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

“网络主播”,目前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名声,就是他们的“蹭流量”行为。

人趋利而动,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问题是,如何把这种“动”给关到笼子里,让这种趋利行为,焕发出正向的推动作用。

很多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比如,商品买卖,过去叫“投机倒把”,就是只看到了这种行为中的负效应,而没有看到它所具有的对市场的调节功能。

“网络主播”蹭流量,一直是围绕着拉面哥身边的纷扰物议的重要方面。

是凡拉面哥被某些人认为是点了他的名的文章中,说的都是拉面哥身边的“蹭流量”的行为,而不是指拉面哥本人。

如何把“网络主播”的“蹭流量”行动,转化为一种可以服务社会的力量?

笔者觉得拉面哥这里至少提供了一种经验。

我们看看杨树行村的 “网络主播”干了哪些方面积极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说昨天吧,一众 “网络主播”站在村口,拉着横幅,夹道欢迎前来游玩的游客。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单位组织这么一支迎宾队伍,要花多少钱?

看看昨天网友的一段对主播行为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夹道欢迎,隔着屏幕都是满满的感动,杨树行的主播完美的演绎了好客山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客山东的品牌,就通过这些主播们的义务奉献而传扬出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些主播依靠着手里的“互联网”的一端,与彼端的互联网的消费者,实现了互联,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成了这个体系内部的相互合作关系,给予了“网络主播”以多少不等的劳动薪酬,这样,这个“网络主播”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与现实并驾齐驱,而并不需要现实空间给予他报酬,网络上能够提供他自己觉得满意的劳动所得。

可以看出,“网络主播”已经闪现出一种可以驾驭、可以合作双赢、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资质。

这是“网络主播”在迎宾服务的这一维度。

其实,我们推而广之,还可以看到,“网络主播”的引导式运用,协助搭起了一个乡村大舞台,免费演出,制造声势,主播在大舞台上输出自己的才艺,而大舞台又利用主播获得品位的升华。而主播与大舞台,又没有雇佣的关系,真正在后边维系着的是“互联网+”的平行空间的联动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主播”在杨树行村还发挥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比如,主播们帮助乡民们去种植、收割,助力着乡村之前不但“鸟不拉屎”而且人不问津的乡间劳作。

比如,主播们还通过他们的各自窗口,把来到这里的寻亲信息,更广泛地发布出去。

这就是“网络主播”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为我所用的力量。

用一棍子打死的方式,扑灭“网络主播”,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部分“网络主播”无底线的蹭,让人大跌眼镜,已经到了违背公序良俗底线的程度。

像拉面哥家门口早期的那种丑态百出的“蹭”,玷污了形象,引发了批评,甚至让拉面哥本人都觉得看不下去。

这就是枫叔曾经明察秋毫所指出的一种“反蹭”。

蹭,有正蹭,也有反蹭。反蹭,就是通过谩骂、诋毁、示丑的方式,来达到蹭流量的目的。

今天一个网友还通过抖音发给我的一个私信:

“这就是你支持的正能量,你对拉面嫂说的整个梁邱接都是她家开的,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这些反蹭者,跑到人家家门口,寻找碰瓷的借口,把流量通过“反”的方式,蹭到自己的身上,没用一个人会驱赶这些外来“蹭”的主播的。

“蹭”的吃相太难看。不要以为“好客山东人”的好客就是无底线的,利用人家的“好客”来不断挑战“反蹭”的极限,正是这些“网络主播”身上违背清朗行动的地方。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8月10日第二版刊发评论《博流量不能没底线》,提到拉面哥。

文中把拉面哥视为博流量的受害者。文中写道:

——“拉面哥”程运付走红后被大量网红主播骚扰,他对此表示“太累了”,并一度收摊回家、闭门躲人。——

文中强调:

——不论追什么星,应有起码的尊重。我们所追逐的应是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目的是从他们身上感受精神、汲取力量。关心恰如其分,才不会好心办坏事;善举分寸得当,才不会弄巧成拙。 关心关注话题人物应当文明理性。对于无底线蹭热度行为,直播平台要切实治理,相关部门也该采取行动,对那些不顾公序良俗、践踏社会底线的网红主播施以惩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面哥现在被一些“反蹭者”们骚扰、践踏的现象愈演愈烈,正是拉面哥当下遇到的最为难熬的压力。

看看这遍文章中,强调“我们所追逐的应是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目的是从他们身上感受精神、汲取力量”,而这些“反蹭者”,怎么样标新立异,怎么样来,对这种“不顾公序良俗、践踏社会底线的网红主播施以惩治”是一个未来的必然的清净网络的走向所在。

再看看《北京日报》8月27日刊发的《根治网络乱象必须从平台入手》(本系列曾经介绍过)里在提及拉面哥与全红婵受到了堵门骚扰的乱象之后,分析道:“引战拱火、对骂泼污,满满的负能量不断拉低公共理性水平线。”

可以看出,围绕拉面哥身边的这些“反蹭者”,对照这些文章,正可以看成是当前互联网生态不良的一种典型症候。

这些“反蹭者”的不择手段的行为,给拉面哥的现在生活带来了持续的骚扰与精神的压力。

今天一位网友“w人生大不同”在私信中还与我商讨拉面哥面临的“难”:

——今天和我一个朋友在聊天,一直在想,现在拉面哥他是怎么想的。我没时间看课,又该怎么做?拉面哥现在是不是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或者是他就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不想让这些主播们或者是我们这些关注他的人打扰他。因为今天那个喝醉酒的人,晚上又去闹事了,看到羊排姐发了一个段子,讲拉面哥给她说的话,让她感觉现在拉面哥很难,但是难在哪里,我们不了解。 ——

我谈了我的看法:

——我觉得他现在还是很成功的吧,毕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至少形成了一种现象,各大媒体都报导他,说明他的身上交织着值得研究的东西。我感到他在勉力前行,总的来说,他对自己应该是满意的,毕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环绕。他的压力来自于诋毁他的势力的压力,各种希望施加影响他的势力的压力,但这种难,是一种怀璧其罪的难,是拥有财富所遭遇到的必然的难,而不是一无所有的那种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不设防的怀璧者,最容易受到各方的觊觎与打击。拉面哥的难就在这里。

他希望用自己的“璧”来为村民做一点积极有意义的事情,却受到无辜的吊打。

今天网友“丁渊龙”给我发来了“欢迎仪式,以及游客挑选杨树行的农产品大枣和板栗”的图片,并阐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哥把源源不断的游客引流到杨树行,游客买农产品,老百姓的农产品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不正是最好的助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拉面哥给杨树行带来的切实的变化。

今天来了两个旅行团。都来自于枣庄。第一个旅行团,8:30就来到了杨树行,共有55人,下午的旅行团有51人。

早上来到的枣庄“一家亲”旅行团,团员们一到拉面哥大舞台,就展示了舞蹈表演,期间相继表演了歌曲、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丰润着拉面哥大舞台的包容天下的现实说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拉面哥大舞台的互相成就的一种属性,目前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没有必要互相拆台,而拉面哥逐步完美了这种舞台的属性,让这个大舞台的定义,更加明确与精准。

拉面哥是如何修正这个大舞台的?

我们再次引用中青报中的一段记录:

——他曾向政府部门承诺,整顿好门前的表演。在一条短视频里,他告诫在场的主播:“所有才艺主播,明天开始,全部按节目单。如果不进节目单的,一律不让上台,我说到做到,不管谁,你可以留可以走,我不在乎——你是来维护我的,还是来拆我台的?——

实际上,这就是拉面哥把“网络主播”关进了制约的笼子里,让他们的正能量的一面,在杨树行村得到锃亮地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反蹭者”,拉面哥根本无力去管控他们。对于这些“反蹭式”,应该更多地由社会力量来进行清理整治。

拉面哥一直忙到四点钟,还没有收工的迹象。在拉面的过程中,他露出少见的笑容,显然舞台表演对他的陪伴,让他获得了一种力量的拥有。

他还拿起话筒,作出了一个发言,主体内容,没有什么新意,他最后高呼道:“欢迎全国的各地网友来到山东来玩,来到沂蒙山玩,来到杨树行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他的情绪不错。显然,是因为他看到了拉面哥舞台,走向了正轨。

因为今晚要参加朋友的婚宴,所以把今天的作业提早交货。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

(感谢众多的网友对“杨树行村秘史、番外篇、拉面哥聊斋、闲聊”系列提供的信息资讯。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