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晚上7点左右,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的一条乡间道路上,有两位老人正一前一后在路边行走着。

他们是李大爷和68岁的老谢,刚吃完晚饭的两人正在回家的路上。

李大爷看天色已经全黑了,想着家里还有事情要办,就和老谢招呼了一声后加快了脚步。

还没走多远,李大爷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声巨响,他一回头就看到一辆电动车倒在了地上,他急忙往回赶,看到老谢倒在了路边,浑身是血。

“老谢!”李大爷一下子慌了神,他看到那辆电动车边有一个戴着头盔的人呆呆地站着,就吼了一声:“你别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爷

电动车主回过神来后,并没有上前查看老谢的情况,而是转身扶起了电动车逃之夭夭。

倒在路边的老谢没过多久就停止了呼吸。

悲剧发生后,老谢一家人反过来指责老谢的死和李大爷脱不了干系,还称肇事者和李大爷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他们是迁怒还是掌握有确凿的证据?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往了案发现场,仔细调查现场后发现了三滴奇怪的血迹,警方推测可能是肇事者留下的。

然而送检的结果却显示,现场的血迹中一共有三个人的DNA,除了死者和肇事者之外的第三人又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险的乡间公路

2018年1月22日这天是大年初六,饭饱酒足的老谢和李大爷相约回家,两人沿着一条乡间公路慢悠悠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这条公路白天车流量很大,但到了晚上就基本见不到什么车了,许多住在附近的村民都会直接在这条公路上行走,李大爷和老谢也不例外。

走了一会李大爷想起家中还有事,就和老谢招呼了一声:“我要先回去咯,家里还有事。”

“好好好。”老谢答应着:“你先去嘛,注意安全。”

李大爷一边应和着一边加快了脚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走在前面的李大爷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还有重物倒地滑行的刺耳声音。

李大爷急忙往回赶,只见前一刻还在和他有说有笑的老谢此刻趴在了地上,血液在他的身下蔓延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谢!老谢!”李大爷也不敢上前拉人,只能不停的叫着老谢,而老谢却不省人事,没有任何回应。

李大爷环顾起了四周,发现在不远处有一辆电动车倒在地上,而电动车旁有一个戴着头盔的人正呆呆地望向这边。

“就是你撞的人是吧!”李大爷吼着:“你不要跑!”

李大爷的话似乎惊醒了还在发呆的肇事者,只见那人急忙扶起电动车,匆忙逃离了现场,无论李大爷在后面如何的呼喊,那人都没有回头。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老谢,李大爷既担心又害怕,他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人家,他身上带着手机,但根本不会操作,只能在一旁守着老谢。

没过多久,一辆轿车经过,李大爷急忙上前拦车,车主一看这情况,赶紧帮忙报警。

警方接到报警后很快就赶到了案发现场,医护人员赶紧对老谢进行救治,但遗憾的是老谢已经当场死亡,该案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立刻封锁了周边地区,对现场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调查,但找到的线索十分有限。

在现场,警方发现了肇事者遗留的雨衣,还有电动车上摔坏的后视镜,以及一些电动车倒地后摔落的碎片。

从这些线索中可以判断出,肇事车辆是一辆两轮电动车。

还有一个发现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注意:在距离死者四十米远的位置,有三滴滴落的血迹。

首先,这三滴滴落的血迹距离死者比较远;其次是这三滴血迹是滴落状的,老谢被撞倒后就一直没有起身过,再加上距离比较远,不可能是老谢身上的。

由此警方推断,肇事者在这起车祸中也受了伤,这三滴血迹就是肇事者留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遗留的血迹

这个发现让所有的办案民警都为之一振,只要找到血迹的主人就能够找到肇事者!

警方在死者头部血泊位置提取到的血样送去检验,还把三滴血迹分别取样送检,但DNA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结果显示,现场的血迹中除了死者和肇事者的血迹之外还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血迹,这个出现在车祸现场的第三人又是谁呢?

另一边,警方还想到了调取监控录像,但巧合的是车祸发生的路段正好在翻新施工,影响了视频监控,数据全部丢失。

警方又找到了李大爷,询问当晚的情况,李大爷说因为天色已晚,他年纪也大了,被老谢的事吓得有些懵,根本就没看清那个肇事者的样子,只知道那人逃离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遗留的血迹之一

当调查还在进行时,死者的家属突然找到了办案民警,声称他们知道凶手是谁。

“是李大爷!”家属们的情绪十分激动:“就是他害死了老谢!”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包庇罪责?

“他要是早点报警,我的岳父不一定会死。”死者的女婿,李先生一说起这个事情就忍不住激动起来:“报警那么简单,按三个号码,110,120,这都不会吗?”

李先生称,当晚岳父老谢和李大爷是一起去参加婚宴回家的,结果老谢被撞了,李大爷却一点事情都没有,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报警或喊急救车,怎么想都觉得可疑。

所以家属们认为李大爷就是嫌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遗留的物品之一

民警也曾问过李大爷为什么不报警,李大爷很是委屈:“我不会啊,我不知道咋个报警,也不晓得去哪里报啊!”

以防万一,民警还提取了李大爷的血液和现场发现的血迹进行比对,结果证明李大爷是无辜的。

家属们却依依不饶,他们认为肇事者肯定和李大爷认识,李大爷是在包庇嫌疑人!

“那条路不可能说一点光线都没有。”死者的女婿说:“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看到?”

对于这样的说法,李大爷更委屈了,事发路段没有路灯,当时是冬天天黑得比较早,晚上7点多已经很暗了,他一个老人看不清很正常。

家属们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但他们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李大爷和肇事者相识,只能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遗留的电动车碎片

然而没过多久,家属们又找到了警方,还声称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撞人的是他儿子!李大爷就是为了包庇儿子才说什么不知道怎么报警的!”

原来,家属们总觉得这件事李大爷脱不了干系,私下里曾多次找到李大爷,还从邻居和朋友的口中得知了更多的信息。

家属们称肇事者很可能是李大爷的儿子,此人也有一辆倍特牌的电动车,事发当晚有人看见他骑电动车出了门,很可能就是去接李大爷的路上撞到了老谢,为了包庇儿子,李大爷才编造了这些谎言。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警方调查了李大爷的儿子,发现对方根本没有电动车,而案发当天中午他去市区看望生病的岳母,是第二天才回的家根本没有作案时间,还出示了那一天的车票。

可死者的家属依旧不接受,老谢的死给一家老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整个家都沉浸在阴霾中。

民警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专门采集了李大爷儿子的血液和现场发现的血迹进行比对,排除了此人的嫌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取了李大爷儿子的血样

老谢的事情让李大爷也十分自责:“我们是亲戚关系,我们再认识的人我都不可能放他走的!”

李大爷不停地回忆着当晚的情形,最终告知警方,肇事者是朝着养老院的方向逃跑的。

警方随即调取了这个方向路段的监控,终于发现了突破口!

真凶浮出水面

既然肇事车辆是一辆两轮电动车,并不适合长途行驶,所以警方推断肇事者应该是附近的住户,再加上李大爷提供的线索,当即调取了嫌疑人逃跑方向周边一公里以内的全部道路监控。

另一边,警方也对肇事车辆的去向展开调查,他们走访了当地售卖该款电动车的两家店铺,其中一家因为多次搬迁已经遗失了前几年的客户资料,另一家则没有卖出过这款电动车。

警方还走访了多家修车铺,都没有发现近期有人来修红色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遗留的物品之一

终于,在对20多万张卡口照片进行了仔细筛选甄别后,警方终于锁定了一个嫌疑人。

该嫌疑人第一次出现在监控视频中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此人驾驶的电动车的左侧后视镜是缺失的,而且驾驶人一直戴着头盔,与案发现场发现的线索高度吻合。

警方立即追查此人的逃跑路径,在另一个能看到正脸的监控视频中,很清楚地看到此人在经过监控范围时抬手挡了一下脸。

如此反常的举动加重了此人的嫌疑,还表明此人很熟悉附近的路况和监控布置,应该是附近的居民。

结合这段监控视频,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查找案发当晚经过此地的这款红色电动车,经过大量的统计、筛查、核实工作,最终将范围缩小到了200人。

办案民警对这200位车主进行了提取血样,和案发当晚发现的血迹进行比对,其中有197人都排除了嫌疑,剩下的3人在调查进行的时候已经离开了本地,没能提取到他们的血液样本。

警方对这三人的信息和案发期间的行踪进行了核实,其中有两人是正常的年后外出打工,而其中一人的行踪显得有些可疑。

他会是凶手吗?

层层剥茧

剩下的那人名叫黄某,民警一直没能找到他的行踪,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先进行秘密调查,这一查就查出了不少疑点。

据调查显示,黄某一直在外务工,2018年1月,因为父亲病重,黄某赶回了老家照顾父亲,但仅仅过了一周后就带着妻子一起离开了老家。

不仅如此,在案发前,黄某曾购买了重庆到广东惠州的高铁票,案发后就办理了退票。

当时正是春节后,高铁票一票难求,能够抢到一张票,黄某想必也花了不少功夫,怎么又把票给退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可能黄某是不想走了,但是据调查,黄某还是离开了老家,只不过是坐的汽车。

有舒服的高铁不坐,偏要去挤汽车,这实在有些反常。

警方推测,很有可能是黄某觉得坐高铁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这才退票选择了乘坐汽车离开重庆。

黄某的妻子也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据调查,案发时间段,黄某妻子的手受过伤,警方推测有可能在案发当时,黄某与妻子同行肇事受的伤,还在现场遗留了血迹,这也解释了现场的第三人血迹的来历。

警方还推断,因为妻子坐在后方,在事故发生后抛落了出去落在了别的地方,黄某则顺着车辆往前滑行,这才导致李大爷只看到了黄某,没有看到黄某妻子。

事后黄某和妻子分头逃跑,监控录像才没有发现黄某妻子。

警方经过对黄某妻子的调查,发现黄某妻子手骨折后并没有在梁平区进行治疗,而是跑到了需要两个小时车程的重庆市医院治疗,登记的时候也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如此反常的行为似乎坐实了警方的猜测。

事实果真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询问了黄某家附近的邻居,对方称黄某的妻子是和她们一起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受伤的,但这也只能证明黄某妻子不是在案发时受的伤。

警方这一次直接到黄某的家里调查,发现黄某家里确实有一辆红色的电动车,但这辆电动车车身完好,颜色鲜亮,明显刚买不久,旧电动车去了哪里,黄某的家人也不知道。

为了确认黄某到底是不是肇事者,警方找到了黄某的儿子进行了血样提取,和现场的血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黄某儿子的血样和现场肇事者遗留的血迹有亲属关系。

黄某就是逃跑的肇事者!

警方迅速对黄某的行踪展开调查,结合他之前曾购买过前往广东惠州的火车票,警方判断黄某应该是回到了广东。

2018年6月18日,时隔半年,在重庆市梁平区公安局与广东警方的协同合作下,将潜藏在广东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

看着民警,黄某知道自己的挣扎是徒劳的,深深地低下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某

一念之差酿下大错

面对警方的审讯,黄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说到老谢的不幸死亡后,黄某低下了头。

2018年1月,远在广东打工的黄某接到了家里的电话:“你爸可能要不行了,你快回来见他最后一面吧。”

黄某还有几个姊妹,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此刻父亲的病重让家人们都慌了手脚,期盼着黄某回来主持大局。

黄某急忙赶回了家,案发那天,他骑上了电动车,开足马力前往医院看望父亲,却没想到一场意外从天而降。

因为担心父亲,黄某的车速比较快,行驶到一个下坡的路段时,迎面而来的小车开着远光灯,让他一下子晃了眼,心情越发焦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小车错车的时候,黄某还捏了刹车,错车完后他就松开了刹车,加上是下坡路段,原本是三十公里每小时的车速又快了不少。

走上七八米的时候,黄某突然看见前方有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路,他与两人的距离已经近到能听到对方说话了!

黄某猛捏刹车,同时往左一偏,但为时已晚,一阵巨响过后,他连人带车倒在了地上,被撞的老谢也趴在了路边,不省人事。

恍惚着站起身来,看着远处倒在地上的人影,黄某这才意识到自己撞了人。

“你撞到人了,你要负责!”李大爷的呼喊惊醒了还在发愣的黄某,一阵害怕涌上心头,黄某扶起电动车,不顾李大爷的呼喊匆忙逃离了现场。

害怕承担法律责任,不想赔钱的黄某就这么逃之夭夭,一路上他只想着如何逃避,如何遮挡自己的脸,把倒在血泊的受害人抛诸脑后。

如果黄某能够留在现场,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老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后或许能够幸运生还;可黄某的害怕和逃避促使他逃离,导致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问题:那辆肇事的车辆去哪了?

“我交给我舅舅了。”

原来,逃离现场后的第二天,惊慌失措的黄某找到了自己的舅舅。

“舅舅,我撞人了,你得帮帮我!”黄某苦苦哀求着舅舅:“帮我把这辆电动车处理掉,外甥能不能逃过去就看你了啊!”

黄某的舅舅经不住外甥的这般哀求,再加上他的法律意识淡薄,就答应了。

黄某舅舅先是把电动车拆开,把所有能烧的东西都烧掉,剩下的都扔进了自家后院废弃的水池里。

而黄某舅舅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情节严重的话可以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肇事电动车的残骸

案件到了这里本该结束,但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决:案发现场的第三个人的DNA是谁的呢?

警方再次审查了血样,将全部血迹和黄某的血样进行比对,确认不存在第三人的DNA,之前的检测结果应该是在警方到达之前,有路过的人,有唾液和现场的DNA产生了混淆。

至此,所有谜团都得以解开,黄某也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示

黄某的事情告诫了人们,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夜间行车更是要遵守交规,不要害了自己、害了他人。

另外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积极面对,接受调查和处理,才是正确的方式。

最后,大家在选择散步的时候一定要在安全的、车辆不能行驶的路段,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