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博物馆,你第一反应会想到什么?是庄严端正的建筑格局,还是里面各种沉默不语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不不,最近博物馆又出现一波“新热度”,这次并不是靠着以往的那些印象出圈的,而是以“丑”“不正经”被大家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近博物馆热度颇高的“丑玩意儿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个马屁股。

不得不说,这个角度还真让人有点儿忍俊不禁,这马屁股做的逼真不说,形态还真是入木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它圆滚滚的屁股,就忍不住想上去踢一脚。但忍住,这可是文物,踢坏了可了不得。

还有下面这个,有人能告诉小编,这个是啥吗?

看了半天都没看出来这是个啥东西,龇牙咧嘴,鼻孔大的跟个冒烟筒一样。表情这么狰狞,一眼看上去真是丑的没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我说,表情丑那就算了,这个东西身材也是一言难尽。它好像没有身子,除了头以外,下面直接都是脚。而且从远处看,它的头就占了整个身子的1/2。

这个比例,估计女娲来了都得说一声牛逼。

还有下面这一对可爱的丑玩意儿,下面的名牌上写着他们是金门风师爷大门陶灯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别说,这个灯座做的还真有一点抽象派的艺术感,这两张张着的大嘴好像在等着人们投食一样。

还有这突出来的小眼睛,像是在脸上按了两个弹簧,下一秒就能直接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他们头上的小卷毛,猛的一看还挺洋气的,不知道是让哪家的托尼做的这个造型。

甚至有网友调侃:跟着风狮爷笑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下面这个展品,虽然细节之处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但是整体组合着看,就是让人觉得实在是太丑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哎哎哎大庭广众之下,这两个小人是在干嘛呢?脸贴着脸,感觉下一秒就直接能啵一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看下面他们的名牌上写着:这是送信俑和写信俑。出自汉代,是用陶土烧制的写信和送信的人物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就是说,如果看不到这个说明的话,真的很难想象到他们两个人是在写信。

除了这一对小人儿,旁边还有一个骑着马匹的人物。这样看的话,这个骑着马的人,应该就是那个送信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别说,他骑着马还真有股子邮差的味道在身上,原来古代写信送信也能这么重视。

想想咱们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人们能够直接在网上交流对话,再也不用跋涉千里用好几天的时间去送一封信,真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上面的这些丑文物们,很多网友也都晒出来了自己所见到过的丑文物。

就比如这个网友晒的:“侧面是王者,正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呃,就是说光看侧面的话,能想象到这个文物的原型应该是英俊驰骋的烈马

但是看到正面以后,咱就是说这真的很难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好像是一匹喝醉了酒歪着头朝你笑的小马驹,乍一看,还有一点丑萌丑萌的意思在身上。

甚至还有网友说,这个马的正面像是被二哈附体了,还有人说看着像斗鸡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些个点评实在是太犀利了,这马还真有二哈的娇憨模样呢。

再看下面这个,倒不是丑了,感觉是有几分萌在身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无辜大眼神儿,跟咱们的中华田园犬还真有几分相似,让人忍不住上去摸摸他的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是有网友说:“感觉那个时候的狗栓就好科学了啊,胸缚式的,不是栓脖子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成都博物馆的这个笑嘻嘻的泥人造型,看着忍不住跟他一起哈哈大笑。

而且这个还非常有喜感,看着一点也不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下面的评论中,有个贵州网友说到“这是击鼓说唱俑”。

好家伙,这下子川渝人说唱功夫牛逼的原因找到了,原来这个都是遗传基因,从古至今直接脉脉相传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宁夏这个网友拍的这张照片,小编愣是看了好久,也没看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人物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看其他网友的评论说,这个看着有几分像黄子韬。好嘛,文物能有几分像黄子韬,这也是他的福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湖南博物馆里的这件展品就让人有些惊讶了。

从正面看,这是一个人的上半身,但是在从侧面看的话,他的下半身却像狗一样蹲在地上。而且整个人的姿态就像是一个小狗摇着尾巴在朝你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到底是人还是狗呢?重庆网友说这个是人狗。

哎呀,妈呀,这咋还创造出一种新生物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人狗让人有三分吃惊的话,那下面这个东西就让人有七分震惊了。

妈呀,这完全看不出来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感觉没有词语能形容他到底是一个什么展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内蒙博物馆里面的这两个可爱的q版小人,据说是守护墓穴的。但是看着他们的造型,咱就是说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

身材这么娇小的小人到底能护住啥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们的评论,更是让人搞笑,河南网友直接说:“熊大熊二出来了。”

湖南的网友则说:“把人当傻子吧,这就是现代的残次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不是残次品咱们暂且不提,反正看完他们以后,小编的心里是有些残次了。

尤其是下面这个赣州博物馆的青白釉南蛇, 别说第一眼吓到网友,估计谁看见都要被吓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刻的是蛇,可远看像蚕,近看还像蚕,而且两头还有人头,也不知道什么寓意。

但不得不说,这造型、这创意,也真是难为古人了,放到现在估计没人敢这么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面那组,下面这两个也够炸裂的,那个细长条有人头的,可能跟上面的文物是同款,但另一个鱼身人头的,就不知道是什么名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了这些丑东西,北京的网友晒出了一张照片,更是直言说:“看个漂亮的洗洗眼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物造型的原材料是陶瓷,来自于国家博物馆,其逼真程度让人看着仿佛是3D打印出来的。就连衣服看上去都特别轻柔,跟布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大家感叹这个瓷器精美的时候,网友又晒出博物馆陈列的一沓“纸”,实际上也是用陶瓷制造出来的。

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它的雕刻手法上来看,其精致程度都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如果不额外说明的话,真的很难看出来这么精致的人物和纸张,是用陶瓷做出来的。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古法传统记忆也真的值得我们用心发扬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博物馆里的展品们千奇百怪,但有些的确是真的出自于当时那个朝代。

也许在我们现在看来难以理解,但是放到古代来说,可能真的是当时生活形态的真实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别看他们丑,个个都是来历不简单,那上面介绍的这些文物,你最稀罕哪一个呢?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