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乡土文学作为反映乡村生活、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6月15日,“周立波精神与新时代乡土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城市学院举行,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周立波精神与新时代乡土文学的学术前沿与热点。

本次研讨会由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和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共设置了主题发言和两场学术沙龙,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志成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人文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他提到,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共同探讨乡土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也必定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活力、文学活力。

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会长卓今指出,周立波的作品充满时代精神,塑造了一批经典人物,反映了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面貌。周立波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学价值在新时代达到新高度,成为山乡巨变的旗帜和文化象征。新时代为乡土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周立波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她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发挥周立波精神在新时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周立波研究焕发新光彩。

湖南省文联主席夏义生表示,一个作家对文学的贡献首要的是作品,衡量一个作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于周立波先生而言,他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不容置疑。与众多作家不同的是,周立波先生在文艺组织工作上为湖南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光耀三湘大地,这是周立波先生对文学的杰出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善君为湖南城市学院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安化县苏溪村授牌,标志着苏溪村正式成为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采风创作基地。

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周立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新时代乡土文学发展的深入探讨和展望。周立波精神体现在他对于乡土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生动描绘,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更是对乡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有力传承。

会议还就乡村振兴与新世纪乡土文学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滋养。乡土文学作为反映乡村生活、传递乡村精神的重要力量,应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通讯员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