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活着》原著,最近刷了电影。
两者对比,由于后者是根据前者改编,因此还是存在些许差异。
原著是悲到彻底,最后陪着福贵的,只有一头老牛;而电影中,虽然也有死亡,但结局却还有三代同堂的温情。
展现“苦难”,但也对“苦难”有所保留。
我想,这也是电影给生活的一种留白,让观众自己去感受。
1.重复的死亡
影片中,福贵同样好赌。
输掉了家里的田产和老宅,妻子失望离去,亲爹气到离世。
之后重新来过,才让妻女重新归家。
只是,在他打算表演皮影戏养家时,就被抓去当了壮丁。途中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老全和春生——一个被枪打中离世,一个后来随解放军走了当了区长。
但不幸与重逢撞在一起,便是冲突的开始。
福贵的儿子有庆,被催促着去学校炼铁,理由是区长当天来检查。可这小孩,已经累得几天没睡个好觉,到了学校,就找了个墙角睡着了。
而区长,也就是春生,因疲惫在倒车时恍恍惚惚,就撞到了有庆,在这起意外中去世。
与原著中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死亡”是偶然,但书中的有庆去世,却是人为抽血抽死的。
一样的死亡,不一样的归因。
或是在讽刺那时大环境的动荡,或是批判人性中的恶意。不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是时代的产物。
2.“一个人”变“三代同堂”
原著中,只有福贵一个人,活到了最后。
但在电影中,还有他的妻子、女婿和外孙,活着。多少,存有一些温情。
我觉得这个结尾是好的。
就是不再那么让人心碎地悲,而是一种很普通的悲,谁都可能碰上的那种。
这就更像是小人物正常的生活,结合电影更贴近大众。
因为,有时生活本就无常,不幸过去后,日子就会归于平淡。
即便是你出门走一走,和你擦肩而过的路人,都可以看成是不同生活状态的缩影:
有人牵着孩子有说有笑,有人推着孩子上去就是一巴掌。打骂,吵闹与呵斥,说笑与呵护,都是生活……
如果这些你都不曾遇到过,见到了或许还会心中一颤,产生不同的情绪,即便那和你无关。
余华的先锋作品中,总是不可避免出现死亡,各种荒诞的死亡:
《河边的错误》中的受虐倾向,《现实一种》中发生在亲人间的相爱相杀,其它的,也没看很多了。
他说,卡夫卡对他影响很大,难怪,这让他的想象也很荒诞和讽刺。
但现在应该是不允许了,就是各方面挺严的。从公号留言可以看出来。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遇到的苦难,都会化作你往后面对生活的利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