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为华语乐坛“摇人”,因一声“passion”感动,被麦林李行亮夫妇气得“上头”……回看近期出圈的综艺中,哪一档节目“硬控”了你的情绪,成为你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最佳综艺?喜剧、音乐竞技、脱口秀、旅行、婚恋……又是哪一类型的综艺让你甘心付出时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对话现场

3月28日,作为第十二届网络视听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网络综艺生态建设论坛在当日上午正式举行。现场,来自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哔哩哔哩等国内头部网络视听平台的综艺领域负责人,以及网络视听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当下综艺市场的最前沿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青年演员陈丽君也亮相论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现场,她与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赵亮一同,发布了《新时代网络综艺行业“崇德尚艺 引领新风”倡议书》。《倡议书》中表示,要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随后,陈丽君也登台签署了这份《倡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青年演员陈丽君发布《新时代网络综艺行业“崇德尚艺 引领新风”倡议书》

爆款、爆单,还是爆雷?

综艺节目从“真人秀”走向“真人学”

当一档综艺节目开播,是爆款、爆单,还是爆雷?如今,也许每位综艺人在等待节目“开盲盒”的时候,面对观众市场即将给到的反馈,都会思考和担忧这档节目的命运。一档综艺会掀起怎样的舆论风暴?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传媒蓝皮书》副主编周逵就以此为话题,带来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随着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文娱行业和舆论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传媒蓝皮书》副主编周逵

从“春山学”到“花学”,镜头下艺人的一个微表情被网友反复探讨,甚至过度解释,在当下的综艺节目中已经屡见不鲜。“从中看到,网络综艺在创作过程当中,既要把握受众的认知层次,又要谨慎处理潜在的价值冲突。”周逵这样说道。

在周逵看来,从真人秀到真人学,网络视听文艺如今已经成为全民的“社会学习样本”。真人秀进入“显微镜时代”,大众以“逐帧解析”参与综艺解读。“这些切中了社会情绪的内容素材,更加容易被社会公众和自媒体以‘放大镜’的形式,反复逐帧审视,甚至从‘真人秀’诞生了各种‘真人学’。”

譬如,他以大热综艺《歌手2024》为例,其中围绕歌手那英的许多人物设定,都是由社会大众赋予的,并不是她主动去设立的。“可以说在综艺行业,出门在外的‘人设’都是别人给的。”周逵谈到,这本身也是综艺节目一个有趣的点,就是在节目当中逐层解读、逐层放大,衍生出一个全新的版本故事。艺人和公众人物的经典角色已经符号化,所以从“真人秀”到“真人学”,不仅仅是观看方式的变化,更代表了观众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寻求共鸣和支持的这样一种体现。

爆款综艺有密码

多位综艺大咖头脑风暴

从《歌手2024》引爆夏日的综艺市场,到脱口秀节目沉寂多年回归,以及“离婚综艺”上演各种“抓马”画面……在过去的一年,综艺市场恢复了不少生机。而这些爆款综艺背后,又有哪些幕后历程呢?论坛中,多位自身的综艺人登场,分享了节目创作中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剧照

靠着一群没有太多所谓“流量”的文化人,一档于2022年开播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却以“黑马”之势,成为了当时评分最高的综艺之一。节目中,一群在中国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大咖,如:余华、苏童、莫言等,就“接地气”地在节目中展开“文坛老友记”式的生活漫谈。现场,江苏卫视总监王希以这档综艺为例,表示节目在台网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了“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艺《种地吧》

提到综艺“黑马”,那自然也绕不开《种地吧》。这档用镜头记录下十位少年在农场中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真实运营农场,直播带货自负盈亏创立农夫集市等全过程的节目,真实又质朴,成为近年来综艺领域中的一股“清流”。论坛中,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姜滨提到了《种地吧》,他表示,节目通过展示10位少年对农业从毫无常识,到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展现了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结果的基础逻辑,也是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很好的价值观树立。

从《喜人奇妙夜》到《喜剧大会》,还有《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当下,腾讯综艺喜剧综艺“笑吧”涵盖了多个知名IP,也让腾讯在喜剧综艺的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现场,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也谈到,从腾讯的喜剧节目走出的很多喜剧演员,近年来都陆续走上了春晚的舞台。

(本文图据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