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年至1989年的中越边境老山轮战中,双方超过30万部队进行了激烈较量,大小战斗上万次,创造了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传奇战史。其中有一次战斗影响很大也非常有名,这就是发生于1985年5月31日的211高地战斗。

关于此次战斗,解放军方面的资料已经披露很多了,不少军事爱好者也颇有了解。下面,让我们看看越军战史对该战斗是怎样进行描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人民军步兵322师隶属于一军区第26军,该师步兵567团奉命增援河宣前线,于1985年4月初正式接管了步兵313师982团的防区。根据二军区的作战计划,由567团5营负责攻打211高地,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作战准备。到5月24日,最后确定由该营5连担负此次战斗任务。

5连当时辖3个步兵排和1个60炮班,并配属1个师属防化小组、1个团属侦察分队、1个工兵班和1个无线电小组,实际参战人员120余名。受领了战斗任务后,该连干部利用夜晚对211高地进行了实地侦察,基本掌握了敌军的情况。

5连发现高地上共有敌军10个战斗工事,其中高地南侧有1、2、3号战斗工事,东侧和东北侧有4、5、6号战斗工事,北侧和西侧有7、8、10号战斗工事,山顶上为9号战斗工事。各工事都是利用石洞临时改筑成的,能藏人能战斗,工事周围8-10米处布设有定向地雷,阵地前沿还设有绊发雷和定时雷。估计各战斗工事内的敌军有3-4人和5-6人不等,最多的有7-10人,总兵力约40-55人。晚上对方还会在阵地前沿设置警戒小组,担负警戒和侦察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二军区的指示,5连经过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以211高地东南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为助攻方向。提前秘密摸进,最大程度缩小接敌距离,利用炮兵火力袭击效果突然冲击,步兵与火力队密切协同,逐次攻击,步步为营,全歼敌人。

在具体部署上,5连以1排、2排、3排(欠1个班)分别从三个方向进攻211高地,机动火力队负责支援步兵清除敌人工事,3排1个班担任连预备队。另外上级还组织各种火炮54门压制周围各高地上的敌军火力点,支援5连战斗。

5月31日凌晨5时47分战斗打响,6时35分结束,共持续48分钟。5连的作战决心和部署基本得以实现,隐蔽伪装秘密摸进,排雷破障速度快,迅速攻至敌人工事前。火力队协同有力,以B40、B41火箭筒和M72单兵火箭准确射击,敲掉了多个进行顽抗的敌人火力点,支援各攻击分队前进。除3排方向方向受到阻滞外,其他方向较为顺利攻占预定目标。其后连长率部增援3排,合力猛攻,一举将敌阵地夺取。不久敌军组织了数次反冲击,但均被5连打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战斗中,5连全部夺取211高地10个战斗工事,毙俘敌20余人,缴获冲锋枪、40火箭筒数支(具)和3部电台。同时自己伤亡19人。

以上就是越军战史对211高地战斗的描述。同我军战史相比较,在地形、兵力、阵地、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当然这也属于正常范畴,正因为有了比较研究,多方考察,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