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号线花石沟站建在半山腰上,在这里会有什么奇遇?5月19日,重庆晚报记者前往现场打探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站设计采用吊脚楼形式

从中央公园东站乘坐9号线,经过2个站便到了花石沟站。

重庆晚报记者走出车站发现,这座车站建在半山坡上,站桥合一的设计采用了重庆典型山地建筑——吊脚楼形式,由于对着山坳,陡峭的落差,带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里还有恐龙化石点

重庆晚报记者顺着工作人员指的方向,出了轨道站。途中,重庆晚报记者碰见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孩子,在此地研学——取岩石标本。

重庆晚报记者也跟着随机拍了六七张照片。经重庆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的老师辨认,其中一张拍到了特别的岩石标本——介壳化石。这些生物变成化石前,大约生活在1.9亿年前。

这位老师还称,这里有各种花花白白的岩石,大概就是“花石”沟的名字起源,有的还称此地为“化石”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石沟采集的恐龙化石 重庆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据悉,花石沟还有恐龙化石点,化石带出露的地层为四川群侏罗纪中下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时代为中侏罗纪早期。重庆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正在做展览更新,开馆后读者就能在陈列馆内参观取自花石沟的恐龙化石、侏罗纪蚌贝化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侏罗纪蚌贝化石 重庆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桥即是石磴,石磴就是桥

重庆晚报记者打探途中,还遇到了当地居民谯大姐。

谯大姐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河上有石跳磴,有些历史了,游客多去那边打卡。

当地居民桂大叔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河叫后河,谁取的名字不知道,反正他们土生土长,从小就知道这叫后河。不过,石跳磴已经很少有人去走了。

桂大叔的朋友但先生则称,桂大叔家附近的石跳磴大约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上百年历史的石跳磴比较远,需要开车去才能看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上百年历史的石跳磴

重庆晚报记者请但先生开车带路,找到了有上百年历史的石跳磴。

其实,这类似的石跳磴,后河上有不少。桥即是石磴,石磴就是桥。只是现在使用的多是徒步锻炼身体或者钓鱼的游客。

对于后河的起源,但先生说,他知道是从华蓥山发源,经过兴隆流经此地的。

重庆晚报记者查阅《江北县志·舆地志》,没有看到后河,只有名字相似的后溪河(“自华蓥山发源,由三江口,磨滩傍岩直泻七十里,入兴隆乡后溪河,再下流十五里,至新桥入石鞋乡界,经木耳,仁睦乡境,下跳石,到清溪入嘉陵江”),推测后河就是地方志上提到的后溪河。

景色虽美,

也要注意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石沟风景集山、水、石、林、田、草于一体,探秘和休闲的人日益增多。

游客来此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为此,渝北区悦来消防救援站和渝北区双龙派出所分别发出了温馨提示。

1、遇到险情,别慌张;保持冷静,辨方向。发送位置,要清晰;消防队员,帮你忙。

2、出门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去陌生的地方。

3、随时注意周围的环境,遇到危险,及时报警求助。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摄影报道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