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

唐 · 薛据

散漫余雪晴,苍茫季冬月。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1月5日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法中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名,由此而来。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可以说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红地牡丹花闪缎镶边皮袄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雁纹铜镜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gou)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先民总结出一些极富自然规律的谚语。有关小寒节气的有“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滴水成团”等。小寒后气温极其寒冷,农田土地已经冻结,农作物的生长也缺少热量。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所以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称:“季冬之月,天地闭藏,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精神要顺应自然,保持一种闭藏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粉彩“喜上眉梢”图盘

望梅·小寒时节

宋·柳永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冽。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处,凌晨数枝争发。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想玲珑嫩蕊,弄粉素英,旖旎清绝。

仙姿更谁并列。有幽光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阕。桃李繁华,奈彼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待用,休把翠条漫折。

《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古人认为,自小寒至谷雨共有8个节气二十四候,其间每隔5天会有一种花开放,所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小寒时节的花信风,“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小寒已到,冬日正浓。期待一场烂漫的大雪,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孔子博物馆

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收看更多文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