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河南省分行结合中原农产品特色,立足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拓宽涉农信贷产业服务场景,以“豫农振兴贷”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建行力量。截至目前,建行河南省“豫农振兴贷”为省内18个地市农户生产经营授信3.4亿元,为河南农民增收致富注入金融活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推出了“富农产业贷”这一助力农户经营与产业发展的重大试点工程。

作为省内唯一承接试点“富农产业贷”工程的金融机构,建行河南省分行加快落实积极部署,围绕“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研发了农户生产经营信贷产品“豫农振兴贷”。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选出辖内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销售、加工等小微企业与农户,接连推出“红薯贷”、“蜜桃贷”、“山药贷”等省内特色农产品专属贷款,通过线上模式、信用审批,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林陌。

“汴”地“薯”光好风景

“几十年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红薯了。”兰考县小宋镇方店村村民张先生中秋节回家探亲后,给外地的生意伙伴们带了家乡“裕禄红”红薯,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点赞。在郑州做针织生意的张先生因为朋友的一句夸赞,萌生了回家乡种红薯的念头。

在众多种植户的支持下,兰考县红薯协会发展会员400余人,发展育苗温室50余座、拱棚400多座,但规模小、零星分散仍然成为制约红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的绊脚石,而无抵押、小而散的经营模式也成为获取贷款的一个难题。如何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成为张先生最大的心愿。

为进一步助力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建行兰考县支行快速行动,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在当地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因地制宜设计出“豫农振兴贷”新产品“红薯贷”。

“手机就可以操作,3分钟钱就到账了,年息还低,好用又实惠!”在兰考小宋镇,首批享受到“红薯贷”的种植户惊喜不已。“红薯贷”实现了农户贷款申请、支用、还款全流程线上化操作,真正为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建行方案,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上线首日,即为兰考县红薯种植大户支持贷款38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兰考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山药变身“金棒棒”

“我们的山药真的特别好吃,等今年的山药熟了,你们一定要尝尝。”焦作温县岳村乡韩郭作村的张大姐开着自家老旧的面包车,带领着建行焦作温县支行工作人员驶向自家农田。

今年已经是张大姐种植垆土山药的第8个年头了,此时正值她家154亩山药的萌芽期,油绿的叶子在搭架上舒展生长,茂密的叶子间依稀可见青涩的山药蛋。

“等八九月份,山药蛋子就该摘了,施肥需要钱,找人除草需要钱,摘下来装货需要钱,时间紧资金需求量大。现在就得抓紧筹钱,要是过了这个坎,到了霜降,山药收了,有了这些“金棒棒”,这一年就有着落了。”张大姐带着建行焦作分行的核查人员走在泥泞的垆土地里。

农产品时令性强,资金需求时间较为集中,每年筹钱是农户们最头疼的问题。结合温县的农产品特色,建行小分队接连走农户、进地头,跟进山药的生长情况,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与农户需求,为农户定制了“山药贷”特色服务。仅张大姐一户,便通过“山药贷”收到了50万元的资金支持。自首笔“山药贷”投放以来,一个月内,焦作分行为地区农户投放“山药贷”19笔,授信金额587.73万元。

“蜜桃”增甜新生活

春季赏花,夏日摘桃。

走进新乡卫辉唐庄镇桃园,阵阵桃香随风袭来。数十名果农穿梭在桃林间,一派忙碌甜蜜的景象。

在卫辉市唐庄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桃子,李师傅是当地鲜桃种植大户,拥有近50亩桃园,种植桃子有三十多年了,除了自己种植之外,还会对部分小规模种植的农户进行收购,因此在种植、收购时候资金需求比较大。

“年年这个时候,都是为借钱发愁的时候,大部分亲戚也都是种桃的,家里也无闲钱,大家都紧张,很是着急。” 聊起这个时节,李师傅就犯愁“好在今年,我们有了‘桃贷’,50万元的贷款申请当天就成功办理了,而且随用随支,特别方便。”

李师傅说的就是“豫农振兴贷”中的 “鲜桃贷”,是建设银行针对桃产业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户,通过数字农贷建模,采用纯信用方式,无抵押无担保,额度高、利率低,支用、还款灵活、方便。

现如今,建行“豫农振兴贷”已覆盖主粮、果蔬、中药材、经济作物等类型的十余个特色种植业。下阶段,建行河南省分行将持续聚焦“三农”重点工作,将金融活水灌入田间地头,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供给,推进中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