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载立德树人,三十载砥砺奋进,三十载硕果累累,三十载弦歌不辍。11月1日,为庆祝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建校30周年,由学校主办,金融贸易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金融专硕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承办的庆典系列活动之“数字经济与新文科专业建设发展论坛”,在实训大楼A座双创大讲堂举办。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郑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金融学科学术带头人蔡玉平教授;河南省学位委员会评议组专家、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恒教授;郑州大学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伟教授;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新春教授;韩国世翰大学副总长崔美顺教授、国际交流院副院长廖璇教授。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副校长张其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科研处处长杨存博,金融贸易学院院长何伟、院党委书记钟江鸽以及金融贸易学院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经济研究所所长耿广奇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张其武代表学校致论坛开幕词。他介绍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办学历史、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加快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助推专业建设迈向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论坛进入主题报告阶段。蔡玉平做《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发展7大取向》的报告。报告从“四新”的起源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金融学“新”文科的内涵,即金融学专业发展的7大取向,包括理论的原创性、“立德树人”的传道性、课程的思政性、工具的融合交叉性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恒做《经济转型发展与经济学新文科建设》的报告。李恒通过改革开放大事件的时间轴引出论题,指出经济转型的显著表现可以归纳为人口流动和吸引外资两个方面,并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时产生速度高但效率低、数量足但质量低、市场全但技术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经济学科建设要重点突出守正创新、数字赋能和交叉融合三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伟做《大数据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新文科专业建设思考》的报告。报告解析了数字经济内涵,从中引出金融学值得研究的新热点和新方向:数字资产的确权与交易、数字要素市场的定价与流通、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数据生态体系建设等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新春做《中原工学院经管类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建设路径和基本建设经验》的报告。黄新春针对目前经管类专硕省内布局情况,着重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经管类专硕设立的方向与建设路径,分享了专硕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守住底线,严格规范;明确定位,办出特色;禁扣指标,抓住资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们的报告不仅内容实、观点新,而且指引性强,可操作,引发了会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在提问环节中,大家踊跃发言,与各位专家积极交流:比如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我省大数据产业还面临哪些障碍?据此,作为高校,我们的发力点在哪里?在本科层面,金融学专业课程如何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从新文科的战略性和创新性特征视角看,我们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入新文科的显著特征?如何对标国内外大学和专业标准,加强金融学专业建设等问题。热烈的讨论,使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次论坛是一次数字经济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饕餮盛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对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升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