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高悬,桌牌有序摆放,庭审设备一一就位......2月29日上午,巩义市人民法院将庭审现场“搬”至鲁庄镇南侯村村委,公开审理一起名誉权纠纷,现场以案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回顾

原被告均系巩义市鲁庄镇荆姓村民。2016年,经村中荆氏一族商议,决定修缮荆氏家谱并成立了续谱编委会,9名原告在2016年对家谱进行了编纂。编纂后经编委会审定并印发了数百本家谱,在本村、本镇家族中分发。2022年,3名被告对2016年版家谱中的部分章节提出异议,认为记载有部分错误,并做小部分修改。3名被告在未经编委会一致同意的情況下,印刷出版了2022版家谱并广为散发。在其印刷出版的2022年家谱中,对2016年版家谱进行了批判。

9名原告认为3名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伤害了原告的感情,遂引发矛盾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审现场

为更好地处理案件,化解纠纷,回郭镇人民法庭庭长康译方在庭前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分析症结。考虑到原、被告是宗亲关系,如果只是一纸裁判,并不能真正解开心结,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于是决定到双方当事人所在村委开展巡回审判,同时还能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巡回法庭严格按照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原、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充分发表辩论意见。为进一步引导群众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此次庭审主动邀请了当地村干部、村民前来旁听。

巡回审判是人民法庭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巩义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司法为民服务触角,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不仅让群众直观、全面、清晰地了解庭审活动,增强法律意识,更为辖区社会稳定、乡村振兴提供了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