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长你好,我是尹某某,丁某某已经把铁丝网和新栽树木清理掉了!感谢高庄法庭的积极调解!如今我们不仅化解了矛盾,邻里关系也比以前更和睦了!”

3月29日一大早,高庄法庭庭长梁宁就接到了原告尹某某满心欢喜的电话。

基本案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告尹某某与被告丁某某系同村村民,往日关系一向很好。最近丁某某为日常行走方便,在紧邻尹某某承包地的自家厕所旁拉起了一圈铁丝网,并栽种起树木。

尹某某发现后,要求丁某某拔掉铁丝网、刨掉树木。但丁某某态度强硬,对尹某某的要求毫不理睬。尹某某又找来村委会进行协调,依旧没能解决问题。此时,双方关系已经变得十分紧张。无奈之下,尹某某将丁某某起诉至法院。

调解经过

庭审时间定在了3月28日下午。当天,原被告均按时到庭,意欲通过开庭解决尖锐矛盾。

但梁宁庭长通过庭前走访,了解到当事人的情况,考虑到邻里之间无小事,如果开庭进行判决,势必有一方不服进行上诉或上访,只会加重双方矛盾,综合研判案情后认为调解实为最优解。于是决定在正式开庭前再与原被告双方进行一次现场调解。

调解工作展开前,梁宁引导原、被告来到调解室,观看“六尺巷”图片,并详细对六尺巷的故事进行讲解,诠释其寓意精髓,突出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在聆听故事中,原、被告渐渐平息了怨气,生出一些愧悔之意。梁宁抓住最佳调解时机,说起原、被告以往和睦相处的情谊,并释法明理、分析矛盾,力争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最佳的调解效果。经过梁宁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

编 后 语

“六尺巷”的故事,主要体现了邻里间相互礼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也是法院结合法律条文和公序良俗,高效调处矛盾纠纷的重点参照。永城法院坚持运用多种方法,讲法、讲理、讲情,努力实现最优调解效果,提升诉源治理质效,让高效司法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