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设计周最高奖项“经典设计奖”颁奖仪式也隆重举行。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获得了2017经典设计奖提名奖,在这份殊荣的背后,有一位我们不应该忘记的老先生。

他就是“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这位老先生还未来得及见证“中国天眼”闪耀北京国际设计周,便已于9月15日23点23分因病去世,享年72岁。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南老,向他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敬了不起的创造——“中国天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正式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中国天眼”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致敬了不起的伟人——南仁东

提到“FAST”就必须提到南仁东,有人说他们是分不开的,在某种程度上南仁东成就了FAST,而无疑FAST也成就了南仁东。72岁高龄的他,用二十余载只做一件事,不顾过程的艰辛,不顾环境的险恶,用余生心血浇灌出的伟大作品,让我们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致敬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弃高薪,毅然回国

1945年,南仁东出生在吉林辽源,他从小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是当年吉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工作10年后,因为喜欢仰望苍穹,“率性”报考了中科院读研究生,从此在天文领域“一发不可收拾”。

1984年,南仁东开始使用国际基线网,并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十余次观测,成为全世界一流天文科学家,得到世界天文界的青睐。

而就在这时,南仁东毅然放弃比国内高300多倍的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畏艰险,二十二载铸“天眼”

“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生命演化成这样,出现了文明,就是他有一种对未知探索的精神。”——南仁东

24年前,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兴奋的跟同志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由此展开了22年的对“天眼”的探索。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

有人告诉他,贵州的喀斯特洼地多,能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天眼”台址,南仁东跳上了从北京到贵州的火车。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开了近50个小时,一趟一趟坐着,车轮不觉间滚过了10年。

南仁东带领着团队和300多幅遥感图,行走在西南山区。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有的地方连条小路都没有。南仁东拄着小棍带领团队在山中摸索着一点点前进,对洼地进行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监测,寻找最适宜的建造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东带领外国专家和工作人员考察大窝凼,并和当地村民合影留念(翻拍照片,2003年10月摄)。新华社发

时任贵州平塘县副县长的王佐培,负责联络望远镜选址,第一次见到这个“天文学家”,诧异他太能吃苦。

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但能不能筹到足够资金,南仁东心里没底。

有那么几年时间,南仁东成了一名“推销员”,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我开始拍全世界的马屁,让全世界来支持我们。”他一度这样自嘲。

“天眼”之艰,不只选址、资金。这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宽泛的大科学工程,天文学、力学、机械、结构、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岩土……从纸面设计到建造运行,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永远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科学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南仁东

南仁东的性格里有股子“野劲”,想干的事一定要干成。

“天眼”曾是一个大胆到有些突兀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南仁东放出“狂”言。

“天眼”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每个领域,专家都会提各种意见,南仁东必须做出决策。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这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同样也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每个细节,南仁东都要百分百肯定的结果,如果没有解决,就一直盯着,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7月19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2010年,因为索网的疲劳问题,“天眼”经历了一场灾难性的风险。65岁的南仁东寝食不安,天天在现场与技术人员沟通。工艺、材料,“天眼”的要求是现有国家标准的20以上,哪有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南仁东亲自上阵,日夜奋战,700多天,经历近百次失败,方才化险为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在大窝凼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讨论(2013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左三)与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2014年12月1日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在他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来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他也时常告诉学生,科学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

召唤我们踏过平庸,

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

如今,“中国天眼”正值建成一周年之际,南仁东先生却永远的离开了。但“中国天眼”会为他永远驻立在中国的西南,驻立在科学界,一代代青年科学家会秉承南老的精神立身在国际天文科技的最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使用过的安全帽、工作服被工作人员保存在FAST项目控制中心内(2017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在2016年科技盛典颁奖现场(2017年1月摄)新华社发(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文字及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