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家里的纱窗坏了又没法开窗,跟社区说了这事后,没想到过了几分钟,社区就安排了维修师傅过来帮我免费更换了纱窗。”今年76岁的陈洪芝亲身体验到了社区“乐修匠”服务的便捷与高效。近期,市北区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乐修匠”的成立,不仅解决了居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更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近日,家住洛阳路5号13号楼的居民陈洪芝家的纱窗年久失修,夏天来了,想开窗又担心蚊子飞入,然而,外面的维修师傅收费高且不放心,这让陈阿姨犯了难。幸运的是,陈阿姨碰巧在社区网格群里看到社区成立了“乐修匠”,就和楼长聊起此事。楼长尚秀英立马联系上第三网格书记刘洵,转达了陈阿姨的诉求。随后,社区立刻安排了“乐修匠”的师傅上门服务。

不一会儿,身穿蓝色马甲的“乐修匠”师傅就来到陈洪芝家。师傅们不仅技术娴熟,手艺精湛,而且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他们不仅帮陈阿姨更换了崭新的纱窗纱网,还顺便检查了窗户、水管、天然气等设施,确保家中没有危险隐患。陈阿姨看着焕然一新的纱窗,直夸“乐修匠”的师傅们“手艺好、人又热心”。

今年4月29日,“乐修匠”项目经过前期酝酿,在郑州路社区正式启动。郑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艳芳介绍,成立的初衷是帮助居民做些“小修小补”的服务,“很多老人家里的电熨斗、小家电坏了,本来已经打算放弃修理,直接买个新的了,现在有了我们‘乐修匠’师傅,几分钟就能修好。”

在“乐修匠”项目启动仪式上,公益岗工作人员刘成义和任立君当即决定一起加入“乐修匠”志愿服务队,“平时的小修小补,我们这些男同志最在行,我是新园小区的居民,想发挥特长为小区尽一份力,现场立马就报名了。”任立君说道,他也希望借此帮助到社区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为他们提供上门免费维修服务。

据了解,“乐修匠”项目实行“公益+志愿+商业”的运行机制,为小区居民提供维修、浣洗、家政、烘焙等7大类服务,搭建起小区5分钟便民服务圈。

郑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艳芳说,“乐修匠”志愿服务队不仅是小区居民们的好帮手,更是将嵌入式服务延伸到小区、倡导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个项目,社区将海尔、公交巴士第六分公司、青岛你我创益中心、景丰亿联大物管等多家“红色合伙人”融合起来,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优质公共服务,逐步打造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小区。

据洛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街道围绕“社会治理提升年”,结合小区党建工作,不断探索“嵌入式服务”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推行,不仅让居民们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也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促进了全邻友好型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