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国(1011-1089),字兴仲,北宋官员。小时候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家境十分贫寒。但朱定国读书却非常聪明,而且努力。庆历二年(1042年),朱定国考中了进士。后任池州、贵州主簿。迁任饶州军事判官。调任梓州观察推官。改任著作左郎。以著作左郎知广德军。历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朝奉郎、朝散郎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定国在广德期间,首禁“广德埋藏;秉公办事,维护老百姓利益,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朱定国任广德知军的历史及事迹,历来地方志均漏载。

一、广德自古有用牛祭祀祠山爷的陋俗。宋绍圣四年(1097)广德知军事孙谔的《禁埋藏文》和绍兴九年(1139)知军事洪兴祖的《乞免埋藏文》等,先后实施禁止广德埋藏。而最先禁止“广德埋藏”,则是朱定国。在广德他废止了当地杀牛祭神的陋俗,因而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境内有灵济王祠,江左人钦事,岁杀牛数百以祀之。君至,且戒止,民未甚信。父老告于廷曰:“神祸福影向,苟易其牲,何以逃咎?”君曰:“牛者,稼穑之资,杀有常禁。神以庇民为惠,将陷民有罪而享其牲,神必不然。”父老益恳惧,君曰:“民欲杀牛而享,不听者令也。神之福宜归民,谴宜归令。必欲用牛,当生致于庙廷,官为贸钱,以备祠费。”父老欣然从命,广德不杀牛以享神,自君始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广德遇到旱情,上级来视察。老百姓情绪不满,持木棒聚众闹事,朱定国秉公执法,为百姓说情,化解了众怒。

“民有诉旱,郡遣官按验,民乃聚众持梃千余来觇,势若胁官吏。太守戒捕盗官具甲兵以卫之。君曰:“愚民无知,妄意蠲赋尔。若过计张皇,恐因缘生事。县令请自行。”于是轻骑,从者数人以往,众闻乃溃去。时按田官,尚匿僧舍不敢出,君擒首,谋数辈,送郡黥隶之,余不问也,人服其识。”

参考文献:北宋·杨杰《無爲集校箋》卷十三,墓誌,宋刘辉《故朝散郎致仕朱君墓誌銘》(元祐四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理徐厚冰,网络图片与正文无关,侵权立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