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为期四日的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2024将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启幕。作为中国设计行业展会的先驱者,“设计上海”在过去的十年间见证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并将一众中国原创设计师及设计品牌带上世界舞台。今年,第十一届的“设计上海”将再度邀约全球知名设计先锋汇聚一堂,以设计这一通用的语言,探讨前沿的行业趋势,为人们带来思想启迪。同时,4大展馆将呈现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余品牌及8大特别策划项目,为观众打造独一无二的多元观展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曾提到,设计存在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与反思层。本届“设计上海”将不仅仅停留在对于设计外观和功能的讨论,以“设计新语:构建无限可能的设计新纪元”为主题的科勒·设计上海设计论坛、以“设计重塑办公体验——灵活、共情、协作、创新”为题的办公设计论坛、首次推出的CMF论坛等五大论坛区域,将打破传统界限,打造空前盛大的亚洲最权威的设计论坛,开启关于设计更深度的文化背景、情感、美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综合探索,脱离表象并更多维度地捕捉和探寻设计的价值所在。

设计先锋们将在各自抒发设计见解的同时,带来他们关于行业现状的最新领悟,带来灵感火花。Heatherwick Studio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英国鬼才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 已通过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和天安千树等城市建筑实践,不断摸索并建立起对中西方文化和设计的独特理解。在其主题为“人本主义——情感即功能”的演讲中,他将推出新书“Humanise”的中文版《人本主义》,并讲述和呼吁“建筑如何创造人类的兴趣和情感反应”。在Thomas的眼中,“建筑”并不仅只是为大众提供一个互动的场域和令人愉悦的空间,更是人类情绪价值的载体。世界著名建筑与工业设计师、日本国宝级跨界设计大师黑川雅之认为因地理因素致使世界存在“欧洲思想和亚洲思想”,而在历史的演变中,这些思想将影响并在建筑、器具、服装等生活设计的各方面得以显现,今年黑川雅之将带来“世界存在两种不同思想”主题演讲,与我们详细探讨“野生思想”的世界观。Yang 设计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杨邦胜热衷于中国具有文化特色的酒店设计,他将从东方美学角度出发,将历史、文化和艺术融入空间,带来“无言之美”主题分享。

色彩、材料和工艺作为设计的要素,能够成为对于设计产品的直接感知来源,承托人文关怀的同时塑造美好生活方式。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傅炯作为CMF论坛的点题开场嘉宾,将围绕“CMF美学:富有激情的生活”这一主题,带领观众感受色彩、材料和工艺的无尽魅力。唯想国际X+LIVING创始人、建筑师李想女士则将从回归设计的本源价值、营造色彩的气氛美学和空间氛围角度,分享色彩的疗愈生活。著名西阵织公司细尾的第十二代掌门人细尾真孝将带来“不止是纺织品”主题分享,作为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和服高级工坊,细尾真孝将阵织技术用于开发创新纺织品,让江户幕府时代织品工艺与当代流行文化隔空碰撞,以传承者的角度探索工艺的未来。全球知名材料设计专家Chris Lefteri认为创新意味着将秉承以材料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材料,探索材料。他的“材料对话:设计中的材料角色和以材料为中心的六大原则”主题分享将探讨如何将尖端材料、可持续设计、美学和功能性完美地结合到现实世界。通过Chris Lefteri Show & Tell CMF培训工坊,Chris更将分享更多探索材料叙事和基于CMF的实际应用。

每一个生活方式都有其对应的设计形态伴生。如果说设计实践是生活方式的“显性表现”,则生活方式是设计表象背后的“隐形在场”结构。作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如何以设计重塑办公,展现灵活、共情、协作、创新的新型办公体验,也是本届设计上海的关注点之一。活力愉悦的办公环境无疑能给员工带来更舒适和高效的工作体验。穆氏建筑设计总监Dr. Christine Bruckner将通过“以设计打造愉悦办公:激发员工士气 & 激活未来潜力”主题分享,探讨如何通过从身心灵三个维度设计构建愉悦的办公环境。UNStudio合伙人兼亚洲区管理负责人HANNES PFAU也将探讨“为未来重新定义设计:以整体性解决方案塑造活力办公”。而围绕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合作,各建筑师事务所也将分享独特的WELL实践。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李玄将从人居健康的角度出发,分享“步步高升:既有办公室WELL双金认证的挑战与创新历程”,对于已入住使用的办公空间改装升级挑战白金认证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创新;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监、亚太区可持续发展主管STEFANO TRONCI则将通过展示SOM的设计案例研究,分享如何将健康和福祉融入创新的办公环境设计。

在过去的十年间,设计上海致力于传承传统的手工艺,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更旨在促进全球文化及工艺的交融。今年的设计上海大规模地集中展现世界各地的精湛工艺,贯穿东西,和观众共同探寻设计语境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新和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eooold新开物在展示中国传统营造智慧同时,广邀海内外大师作品交流手工艺思想与实践,这一延续五年的设计上海特别策划今年将继续带来一场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深度探索。本次特展将以“演·艺”为名,由中国知名工业设计师陈旻策展,并特邀知名建筑设计师、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孟凡浩担任展场设计,两位顶尖设计师携手打造以斗拱为主题的新中式展陈空间。特别策划中“特邀大师展”与“品牌展”两个版块交相辉映。特邀大师展中,将展出荷兰艺术大师Aldo Bakker、日本三百多年西阵织世家HOSOO第十二代掌门人细尾真孝、新加坡华人艺术家Hans Tan、以及策展人陈旻的最新设计作品;品牌展则涵盖近20家优秀的国内手作品牌,呈现陶瓷、金工、织造、大漆等诸多手作品类,不断发掘、拓展东西文化符号的设计深度和创意广度。

更多特别策划则持续探索着将传统手工艺解构,再重新融入进当代设计语言的进程。融·铸造设计展迎来在设计上海的第三年,将重新解读“铸造”这一传统造型工艺。展览呈现将分为两大主要版块:铸造材料工艺研究的最终成果,以及展览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46位设计师与艺术家围绕“铸造”主题从家居产品、时尚艺术、空间建筑、食物设计等不同角度进行的创作,让铸造工艺与当代设计进行一次深度碰撞。

在CraftPlus设计展:在工艺的肌理中特别策划中,策展人程诗仪将以织物创新设计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个以云锦织机解构而成的展览空间,以侗布为实验媒介揭开中国非遗的璀璨,通过编织的互动体验,引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在设计视角下的无穷魅力与可能。设计上海全新打造的Beyond Craft Japan特别策划展示空间则融合了日本艺术与设计的造物美学,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启迪更多传统文化更新的灵感。

设计上海自开展以来,持续关注新兴设计力量,以多元包容的视角推动设计师与品牌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众多的展示机会,从而成为新锐设计力量的绝佳发展平台。设计上海的更多设计策划和奖项将聚焦于年轻设计师的自我表达与职业发展,激励他们在设计领域中展示创新和独特的视角。

由产品设计师、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创始人周宸宸策展的TALENTS特别策划展区,将聚焦年轻的设计师,在展现中国新生代设计师多样化的设计语言同时给予年轻设计师专业的职业指引,从而逐步完善中国的设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