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城市更新中留下许多老厂房,它们如今摇身变为“文创园区”。这些地段的前世今生,在上海年鉴中有所记载。近日举行的“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改造问题与经验”交流研讨会上,京沪两地业内人士提出,工业遗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贴近老建筑本身的历史文脉,重点是如何让工业遗存在新的时代产生内源性的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60年代上海外滩一线图片来源:《上海年鉴》图片资料库

根据历年《上海年鉴》中丰富的图照和文字史料并参考相关地方志书,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上海市年鉴学会副秘书长沈思睿以徐汇滨江与民生码头为例,介绍了年鉴中关于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改造的典范。

  工业遗存改造典范

在黄浦江、苏州河沿线有许多老工业区,这里密布大量码头。从80年代黄浦江上的照片可以看出,货轮、帆船络绎不绝。虽然黄浦江弯弯绕绕贯穿上海,但基本只有外滩部分是市民可以游玩观赏的公共空间,其它地方都布满工厂。徐汇滨江地区就曾是近代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基地,聚集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机场、上海水泥厂、白猫集团、上粮六库等大工业厂区,是一条封闭的传统工业岸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5月18日,由原上海龙华机场大机库改建的余德耀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图片来源《上海年鉴(2015)》

2014年原龙华机场的机库改造成余徳耀美术馆,因面积空间大,很适合做平面或立体的展示,空间利用率显著。而北票码头的核心改造项目是龙美术馆,利用了码头上的仓库、铁轨乃至吊车,主体建筑以独特“伞拱”结构为建构特征,大尺度出挑的拱形空间,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铁焊画还原以前风貌

这附近是上海沥青二厂,厂房早已拆掉。通过地方志的史料记载,还原出以前的风貌,用钢铁焊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市民在休闲娱乐时可以看到这里的历史脉络,这就是城市更新留下的记忆,文脉的传承。”沈思睿说。

如果说徐汇滨江是带状,坐落于浦东新区黄埔江畔民生路的民生码头就是一个重要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民生路码头及周边区域航拍,图片来源《上海年鉴(2018)》城市更新专题

这里曾是上海港装卸粮食、食糖的专用码头,有逾百年使用历史。上世纪70年代,这里建造了两座容量分别为4万吨和8万吨的粮食筒仓以及颇具特色的吸粮器,多年来一直服务于米、粮这两项攸关市民生活的重要货物。随着设施老化及市政建设进步,民生码头的粮食集聚功能被逐步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改造项目,成为黄浦滨江重要的工业遗产城市更新项目。昔日巨型粮食筒仓重新焕发艺术活力,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最大程度地贴合了筒仓建筑相对封闭的空间状态。筒仓本身几乎不做任何改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却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内涵。

  城市更新要延续文脉

地块的改造需要洞察历史文化,推陈出新的同时延续文脉,不能南辕北辙。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孵化激发需要环境,不仅在于物理环境,更在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人文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子坊

田子坊的旧城改造案例,让世人瞩目。这里原是一片陈旧破败的石库门里弄和废弃的弄堂工厂,上世纪末因为陈逸飞等一批知名艺术家进驻,逐渐被外人所熟知,成为沪上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随着艺术家走进去的,餐饮、小商业也跟着入驻,田子坊人气兴旺。“泰康路200弄里面还住着很多居民,烟火气很浓。”沈思睿说

田子坊、8号桥、M50、同乐坊、老码头,这些项目已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范例,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实现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相结合。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市年鉴学会会长生键红表示,老厂房、老仓库等工业遗址由于具备特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以及改造和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等原因,产生了不少的成功案例。《上海年鉴》对此类专题都有较为详尽的记录,为今后实施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沪“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改造问题与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举行

生键红说:“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利用现有建筑创造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可以实现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也是对城市历史文脉很好的传承。”

如今上海每年有近300部年鉴编纂出版。上海市年鉴学会作为综合性平台,一直以系统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各种记述上海城市发展的年鉴文献资料为己任。此次研讨交流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年鉴学会贯彻2019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全面梳理上海地方信息资源,考证相关工业遗存发展、保护和开发的历史脉络,深挖提炼地方发展经验,为兄弟省市提供借鉴。

作者:熊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