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出来源终归是税收,卖地让购房者背上二三十年房贷,实际预支子辈的税收,若是五十年的国债,无疑是预支孙辈的税收,提前花掉未来的钱,把债务留给子孙承担。以中国现在900万出生人口,未来三十年可能降到500万,加上数量庞大的老年人,极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毕竟现在三个劳动者才养得起一位老人,未来将是一个劳动者养一位老人,都不一定能留下存款,还能为现在承担债务吗?

政府发行国家信用背书的长期国债好处多多,信用好、利息稳定、可转让,适合拥有存款又不愿承担市场风险的中老年人和金融机构,对政府而言不用担心再融资压力,可投资长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只是中国作为基建狂魔已经把孙辈的基建都做完,孙辈的住房也被建完,虽然留下烂尾和质量残次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是国债老玩家,国家财政那点钱实在太过单薄,必须靠发行国债为战争融资,调动全民的财富比拼国运,才有足够资源逐个消灭挑战英国霸权的国家,最高时期发债规模达到GDP的3倍,但因为英国扩张的殖民地和蒸蒸日上的经济,战争结束就迅速偿还国债,国债非但没成为制造通货膨胀的负担,反而是英国称霸的工具。

英国曾在1751年发行永续债券,利率在3-4%,直到2015年才赎回最后一批债券,否则真的可以当作传家宝传给后世子孙。2020年奥地利发行100年期国债20亿欧元,利率只有0.85%,却受到9倍超额认购,多是银行金融机构购买;日本国债已经是GDP总额的2.6倍,日本央行持有超过一半的国债,剩下的由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日本国债规模越来越大,只因为政府收不抵支,必须发行更多国债向子孙借钱应付现在的开支。

长期国债其实有极大风险,如果未来发生严重通货膨胀,将导致投资者收益下降,国债信用下降的同时,也成为变相掠夺国民财富;对政府来说利息终究要支付,本金总要偿还,不断增加的长期国债终究会成为国家财政负担。

日本经济三十年间近于停滞,因为老龄化人口需要越来越多巨大刚性支出,政府刚性支出和越来越多国债意味着日本经济越来越僵化,聪明而灵活的人民和企业消费空间越来越小,所以错失信息时代几乎所有机会,可以简单推论日本还会失去三十年,因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人口结构不会变,财政收入不抵支出的现实不会变,国债越来越多的趋势不会变。

国债是增加政府支出,发展经济的一大工具,但终究要规模可控,否则只会成为现在花钱爽快,却为子孙增加沉重的还款负担,造成未来的经济停滞和货币贬值灾难。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但并不代表工作人员也能完全代表国家利益,为后世子孙增加债务的长期国债,还需以严格审慎的态度看待。未来老年人只会越来越多,现在发行的国债如果能投资创造利润的项目,为未来子孙积攒应对社会老龄化的财富,而不是增加债务负担,才算得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利在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