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张庙街道不成套老旧住房占宝山区的91%,仅泗塘一村旧改地块就占了68%,至今仍有1080户居民生活在厨卫合用老旧公房内,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分迫切。然而,该小区114号XXX室存在历史遗留问题,2007年的法院判决没有履行,家庭矛盾纠纷疑难复杂,导致整栋楼旧改进程受阻。

矛盾纠纷错综复杂

该房屋是租赁房。原承租人为刘某甲,系下放知青返城人员,返城时,其长子已经成家,无法随迁,其次子随迁回城。刘某乙是其长子的儿子,刘某丙是其次子的女儿,二人系堂兄妹关系。当时,该房屋中有三个户籍,刘某甲夫妇和刘某丙,实际居住人是刘某甲夫妇。1997年刘某甲去世。2000年刘某乙来沪打工,其奶奶便让其住在家中。2007年奶奶去世后,该房屋承租人变更为刘某丙,但刘某乙一直居住至今。

2007年刘某丙与刘某乙因居住权纠纷诉讼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案件经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及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判定刘某丙补偿刘某乙人民币5万元、刘某乙60日内搬离该房屋。但双方至今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过程一波三折

“三所联动”成员频繁联系该户承租人刘某丙,约其与堂兄刘某乙来面谈,协商解决矛盾。

达成协议,后又反悔

民警、律师、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们认识到旧改对双方都有益处,劝说双方不要将过去的纠纷与旧改搬迁捆绑在一起。通过多次沟通、反复劝说,双方都愿意配合旧改工作。当天,签订协议:1、居住人刘某乙一周内搬离该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到居委会;2、承租人刘某丙承诺将旧改办发放的搬运费500元、空调迁移费400元,每月2200元的过渡费的一半(1100元)交给刘某乙。

但次日,刘某乙便反悔,拒绝履约搬离,认为协议中存在不妥之处,再次要求把居住权纠纷与旧改搬迁一起解决。

各执己见,调解未果

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旧改办再次分别与双方沟通协商。刘某乙提出同意履行2007年居住权纠纷案的法院判决,但要求刘某丙支付20万补偿款,再解决旧改搬迁问题。刘某丙表示拒绝,坚持只支付判决书上确定的5万元。因补偿金额差额过大,双方情绪较为激动,致使调解受阻,第二次调解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维尝试,多管齐下

律师上门与刘某乙普法交流。刘某乙认为刘某丙十多年来未履行支付5万元补偿款,算上迟延履行金和利息,再加上旧改后该房屋的较大升值空间,提出补偿20万并不多。律师指出该房不是产权房,改造后居住环境和设施提升,但公租房的性质不会改变,因此单方面的臆想该房旧改后值多少钱不符合实际情况。

调解员考虑到刘某乙在泗塘一村居住了20多年,找到其关系密切的邻居朋友帮忙进行劝解。其朋友劝说:虽然2007年法院的判决未履行,但其从2007年至2023年将近15年多时间里一直享有居住权,也一直住在该房屋中,而且该房屋的房租也自始至终由承租人刘某丙承担,希望刘某乙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补偿款的数额。

民警又单独找到刘某丙为其算了一笔账,正是由于其2007年没有履行法院判决,导致现在解决成本提高,若再久拖不决,将来解决的成本会更高。另外,改造后房屋居住环境和设施都有改善,将会大大提升,算上后续出租收益,几年就能收回成本。经过多角度开展调解工作,双方态度有所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情唤醒,冰释前嫌

调解员和民警又分别联系刘某乙和刘某丙的父亲,他们是血缘亲兄弟,希望亲情为重,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对方的难处,劝说各自子女都退让一步,解决一直困扰的家庭矛盾,也是给在天堂的父母一个最好告慰。

在“三所联动”模式的持续推动下,刘某乙父子、刘某丙父女均到场调解。调解员讲到处理家庭矛盾,既要讲“法”,更离不开“情”,亲情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血浓于水,怀有感恩是对亲情最好的维系。刘某乙父亲劝说儿子,其2000年来上海打工,因无居住场所,入住该房屋中,刘某丙也未提出任何异议,也正是从亲情角度去谅解哥哥来沪打工的不易。刘某丙父亲也劝说女儿,当初爷爷返城时无法让伯伯一家随迁,他们多年在乡下生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是家族中付出最多的,在补偿款上适当多一些,也算对亲情的一种补偿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结果双方满意

经过反复沟通、交流、协商,双方最终针对2007年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所确定的各自履行义务、至今未执行事项以及旧改权益分配达成一致意见,约定:1、刘某丙当场支付刘某乙15万元补偿款;2、刘某乙3日内搬离该房屋,并将房屋钥匙交到居委会;3、刘某丙承诺将旧改办发放的搬运费500元、空调迁移费400元,每月2200元的过渡费的一半(1100元)交给刘某乙。

这个持续了十六年之久的尖锐家庭矛盾纠纷,终于在这次旧改过程中,通过“三所联动”模式圆满化解,双方赠送锦旗,以示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泗塘一村旧改工作中,“三所联动”模式共参与化解矛盾共68件,占疑难纠纷的73%。截至目前,涉旧改16栋楼已开工房屋13栋,受益居民827户。旧改签约率从91.3%提升到98.7%。

盛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