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16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通讯员李婷 孙菊)天津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境内地势低洼易涝,遭遇强降雨时,上游北京市、河北省过境洪水与天津市内涝、强潮遭遇,易形成“洪水、内涝、潮水”三碰头局面。特殊地理位置给天津防汛带来严峻考验。

天津入汛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要求,坚持“预”字当先,提早安排部署,细化服务举措、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保障重点防汛泵站用电,把牢防汛工作主动权,确保天津防汛工作“电力足”。

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排灌事务中心黄港水库二库泵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历时3个月,该项目增容工程外部电源线已敷设完毕。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西区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白岩一大早就赶过来,进行送电前的最后准备。

海河串联周边自然河湖,成为华北“水网”贯通渤海的重要通道。天津滨海新区就位于“水网”下游,2023年海河流域汛期,约25亿立方米洪水从这里流入渤海湾。黄港水库二库作为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中型水库,承担着重要的防汛排涝职责。

黄港水库二库泵站项目位于水库西南角,与黑潴河通过引渠连通,与黄港一库泵站、黑潴河泵站共同承担排涝任务。“了解到项目用电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对接服务,及时掌握项目用电时间节点,超前启动了电缆线路供电方案编制、工程实施准备等工作。”白岩介绍道。

根据建设安排,泵站需6月用上电。国网天津滨海公司第一时间开通了“绿色通道”,并组织运检部、营销部、属地供电服务中心等多部门联动,上门服务指导业扩报装,并同步启动现场踏勘,全力压缩前期手续办理时间。“我们根据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实施‘管家式’服务,对工程设计、物资、施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控,确保项目推进‘一路顺畅’。5月中旬,泵站内部工程完工前送电,实现‘电等项目’。”白岩说道。

“泵站投用前有了充足的电,汛期排水心里就有底了。”黄港二库泵站项目建设电气负责人时振杰说道。

2024年,在天津滨海新区,国网天津电力重点推进防汛泵站业扩配套项目建设,已先后完成东兴隆泵站和黄港湿地生态区泵站等项目外部电源线送电,为防汛排涝工作做好供电准备。

5月14日11时10分,在位于天津市北塘排水河起点的赵沽里泵站改建工程现场,伴随着高低压电柜合闸声,国网天津城东公司顺利完成该泵站增容改造项目送电。“今年入汛前,电力公司帮我们增容4800千伏安,度汛我们更有信心了。”赵沽里泵站改造项目负责人刘建说道。

赵沽里泵站始建于1958年,是天津市六大排水口之一,承担着天津市河北区、河东区、红桥区部分区域城市雨水及污水排放任务。该泵站改建工程规划用地8893.6平方米,包括拆除旧泵站,新建一座雨污合建泵站,配置6台潜水混流泵及5台潜污泵,雨水和污水排水能力分别达到每秒15立方米和每秒4立方米,将提升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一号路、金钟河大街等低洼地段汛期排水能力。

为在入汛前完成工程送电,国网天津城东公司加强与泵站建设方沟通,延伸供电服务范围,紧密对接泵站改造涉及的接地系统、土建系统用电需求,指导用户确定不同功能分区用电容量,为泵站汛期安全用电提供保障。

入汛前,国网天津电力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1+N”联动实践,完成了区域内全部防汛泵站供电安全检查,并与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各排水所、重点泵站值班人员建立三级联络网,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和防汛指挥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汛情、水情等信息,确保物资、装备、应急队伍到位,保障汛期供电工作万无一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