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时任红一军第三十团排长的张行忠,在与敌人激烈的战斗中腿部中弹三枪,后因伤口感染被紧急送往湖北孝感的红军医院。

经过长达四小时的紧急手术,子弹被成功取出,张行忠也被转入了普通病房由护士照顾。

这些年张行忠行军打仗辗转的地方不计其数,见过的人形形色色,战场上受伤进医院更是家常便饭,可这一次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看见这名照料他的女护士时,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刚做完手术得忌口,千万别吃辣的,容易发炎!”本是一次寻常的医护叮嘱,当这名女护士抬起头看着张行忠时,却愣了神,“怎么感觉好像在哪见过呢?”她小声呢喃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张行忠听见了女护士的话,但他并没有应声,多年的部队生活让他时刻保持了对陌生人的警惕感。

两个人就这样默契的保持着病患与医护的关系,直到一次张行忠坐在河边晒太阳,看见她就在一边洗衣服,朦胧的熟悉感又再一次涌上心头。

“你家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家住商南,我叫王名佳。”

张行忠心里一惊,浑身颤抖着:“真的是你...我的妻...我是行忠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禁让人纳闷,结为夫妻的二人为何竟认不出彼此?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支持这对夫妻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支持为革命英雄的无私奉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跌宕人生

1913年5月,张行忠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幼小懂事的他,六岁时就能帮妈妈下地干活了。

众所周知金寨是将军的摇篮,也是红军的故乡,根据建国初期的统计,全县就有700多名红军战士,甚至在资料记载中为革命牺牲的金寨籍烈士被确认的就有10408名。

也就是在这片稻田里,张行忠第一次看见路过田野边的红军们,一袭飒爽英姿让他对军人有着无限的憧憬。

1929年,年仅16岁的他便开始了他的漫漫参军道路,而这一路可谓是波折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从小家境贫寒导致的营养不良,使张行忠看着又瘦又小,刚站在军队门口,面试官便对他连忙摇摇手,说道:“你这小身板怎么能上战场打仗啊!”

可谁知,听了这话的张行忠并没有一丝的泄气,还问道:“那部队里还有啥招人,我都能干!”

“会烧饭不,后勤部还差个人!”

“会,我会!”

他想的很简单,只要能先进部队,穿上军装就是早晚的事。

平日里张行忠包揽了厨房大大小小的活,谁来食堂吃饭他都跟人兴高采烈的打个招呼,很快红军队伍里不论战士还是领导都知道后勤有个叫张行忠的,对他的评价清一色都是:“机灵又能吃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偏偏天公不作美,他的年龄和身体素质一直都是个坎,还是没能如愿参军。

1930年,国民党大面积的连续发动围剿,红军奋战抵抗可还是伤亡惨重,形势极其不乐观,一次在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时,眼看师长周维炯带领的部队就要被逼到绝境时,张行忠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大家逃脱并顺利完成最终任务。

事后,师长周维炯特别嘉奖了张行忠,还因此破例让他进了军队,于是张行忠就这样成为了红军第三十二师的一位士兵。

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入伍机会,并在后来的战争中冲锋陷阵屡屡立功,又很快于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他才不过17岁,就已经担当起了红军的排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苏维埃政府在各地的建立,红色革命,政治思想开始广为流传,在新思想的浪潮推动下,各界人民纷纷加入了这场革命战争中,而这其中就包括一位富豪家的女儿,王明佳。

王姓家族是当时金寨的名门望族,王明佳从小就精通书画,乖巧听话,也丝毫没有大小姐脾气,可这时的她却被书报中的新文化思想深深的所吸引,一个劲的就想加入革命的队伍,为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国家形势如此严峻,又那么讲究出生背景,审查极其严格,更何况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失了性命,王明佳的父亲王老爷又怎么舍得宝贝女儿的生命有一丝安危呢?他劝女儿趁早断了这个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明佳无奈,但她有个贴身丫鬟叫张行玉,虽是主人和丫鬟的关系,但她一直待张行玉如亲妹妹,两人也慢慢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正巧张行玉此时是红军卫生队的一名志愿者,于是王明佳常常让她给自己讲述红军的英勇事迹,而她在一次次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再也按耐不住那颗想要加入革命的心,转头便问张行玉:“到底有啥法子能加入革命呢?”

张行玉从未见小姐这么愁眉不展过,她灵机一动说道:“队里有政策!只要嫁给红军,那就算是红军家属了,家属也能入革命!”

王明佳眼睛一亮,可没几秒又低下了头去:“我没有认识的红军,能嫁给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我有个堂弟在队里当师长,人挺老实可靠,也到了结婚年纪,要不试试?”张行玉

试探性的问了小姐。

王明佳一听,又加上对张行玉的信任,当即表示同意。

而张行忠自然是同意堂姐的安排的,一是自己到年纪了,二是整天打打杀杀接触不到什么女性,家里也早催着娶妻了。

于是几日后,张行玉便安排两人在一间没人住的破木屋里见了面。

屋内没灯,只点了一只松明子(过去百姓夜晚拿来当照明灯用的,一根长木杆做成的铁丝镂装上松明子点燃即可),张行忠和王明佳的第一次见面既紧张又害羞,王明佳只匆忙抬头看了一眼张行忠便跑了出去,在昏暗的松明子火光映照下,两人也就只约莫看了个大概长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在门外的张行玉跟着跑了出来,她急忙问道:“咋样小姐,行不行?”

王明佳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张行玉明白,小姐这是同意了和堂弟的这门亲事。

于是在五天后的晚上,王明佳借着出门买衣裳的名义,独自来到张行忠家中,并在张行玉的见证下,两人拜了天地,就算是结为正式的夫妻了。

离别后的相见

可谁曾想,两人在结婚的第三天,张行忠便收到了紧急通知:形势有变,部队要进行紧急转移。

离别前的那个晚上,张行忠特地找到了王明佳,并向她保证,只要没死在战场上,一定会找机会回来看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两人深深的拥抱在一起,但也只是片刻之后,张行忠便头也不回的消失在巷子里,而王明佳也如愿通过红军家属的身份进入了红军卫生所工作。

长久的离别和无尽的等待变成了王明佳心中不能提及的痛,虽然两人认识的时间不久,婚事决定的也很仓促,可在炮火连天的那个年代,结了婚便代表一辈子的不离不弃。

缘分天注定,或许老天也在期待着两人的见面。

1931年9月,此时已经升为排长的张行忠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被送到湖北孝感的红军医院治疗,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王明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了两次面的夫妻,时隔一年后再见到彼此都觉得莫名的熟悉又陌生,但却都不敢冒然相认。

又由于张行忠的身份特殊,并没有多加交谈,而王明佳也心照不宣的没有提过任何与病情无关的事情,只是本分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说是本分,其实是特殊照顾了,张行忠的腿中弹,王明佳便不知道从哪里弄得鸡腿带给他,从口袋小心翼翼拿出来的时候还说着:“腿受伤了就得吃鸡腿,好的快呢。”

那时候物资稀缺,盐巴都少见,白糖就更是珍贵了,可某天王明佳又端着碗白糖水喜出望外的和张行忠说道:“快喝了,我好不容易弄到的,还热着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现在“鸡腿”,“白糖”都是随处可见的食物,但在那个年代可都是宝贝,足以看出王明佳对张行忠特殊照顾的程度了。

而张行忠的心中也是满满的感动,望着王明佳的脸他的心中总是有种特别的情感涌动,他知道并不是所谓的“怦然心动”,而是一种心安且熟悉的故人之情。

两人就这样维持了一个多月的“特殊关系”,张行忠的腿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也恢复的很快,并能够下地行走了。

这天王明佳正好要将患者的绷带送到河边进行清洗,她建议张行忠可以同自己一起,正好当出门活动了,早在屋里快憋坏的张行忠立马同意,两人抱着绷带边走边说着走出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王明佳蹲在小河边清洗着绷带,张行忠则负责将绷带挂在树枝上进行晾晒,此时此刻的场景让张行忠心中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疑问,开口问道她,“你是哪里人?”

“商南的,你知道吗?”王明佳应声道。

张行忠心中一惊,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王明佳这时站起了身,擦了擦脸,“我叫王明佳。”

“王明佳....我的妻啊!”张行忠的身体开始剧烈的颤抖,听见这话的王明佳瞪大了双眼,捂着嘴巴说道:“你...你真的是张行忠。”

据张行忠后来回忆解释,当时的特殊时期,国民党特务密布在我军的各个暗处中,对共产党组织进行蓄意的破坏,而医院中则更是深藏着不少敌军的特务,当时个人情况的审查两党的要求都是极其严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当时的小河边还有其他护士,出于安全考虑两人没有激情相拥,也没有进一步走近,只能这样默默的看着彼此流泪。

可没过几日,中央便派人带走了张行忠进行背调,在经过几次的反复确认后他才顺利通过审核,正当他喜出望外的回到医院想要找到王明佳时,却再也不见她的踪影。

那次河边的相认就是两人的最后一面,即使到现在张行忠也不知王明佳是生是死,他只能带着这一份心中的挂念奔赴在战场上,争取战争早日获得胜利,他还期待着与妻子在相认。

光阴似箭,一转眼12年过去,张行忠已经30岁了,此时的他已是一所军官大学里的队长了。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为张行忠说过亲事,可“那一碗白糖”却久久徘徊在他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复生

直到这一天,张行忠照常在学校中检查纪律,正巧偶遇了汪荣华(刘伯承的夫人),两人打了声招呼张行忠便准备离开,谁知汪荣华叫住了他:“张队长,你说你这老大不小的了是不是也该成家了?”

张行忠没说话,汪荣华又说道:“学校里有位叫许复生的,组织上替你审核过了,背景学历什么跟你都挺合适,要不要考虑考虑?”

可谁知张行忠还是沉默,汪荣华急了,说着:“你是还在想十几年前那回事吗?你我都清楚,她八成是.......徐向前也是为了你好,这次专门派我来当说客的,组织上也说了,不搞包办婚姻,只是介绍你们认识,结果如何全看你们是否有意。”

张行忠犹豫良久,这一次,他没有在拒绝了,答应了见面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许复生其实早就在学校注意到张行忠了,她与王明佳一样有着对党高度的热忱,两人见面后聊得很投机,不久后就确认了恋爱关系,并在汪荣华、徐向前等老友的撮合下成了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尾声

1998年春,午后阳光斑驳,穿透跳动的树叶,撒了一地细碎的光影,已经85高龄的张行忠如往常一样,祥和地坐在摇椅中,眼睛微眯,满脸的褶皱中接纳了时光的痕迹,慈祥而安宁。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行忠对许复生吐露过这一段极其珍贵的回忆,而许复生当即表达了对王明佳的敬佩以及对丈夫的理解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在很多年后张行忠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他还是会亲切的称她为“小佳”“小佳的影子最近常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连带着那束松明子火光,照映在她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