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太阳

昨晚一位从公装采购转型到家装采购的人士咨询,如何做好家装供应链?目前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企业陷入困境,不知道该如何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装供应链与公装有很大区别,在体系与落地上截然不同。相较于家装,公装对于成本更敏感,对款式追求次之。家装受制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市场竞争,因此家装供应链的搭建难度会更大,灵活度要求更高。

当然,上述观点不完全正确。这跟家装企业的市场客群定位息息相关。

恰好,我曾经历做过家装供应链,所以对此有一些研究。我今天特意做了一些梳理,便于转型家装供应链的人士有一定的认知。欢迎一起讨论交流。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家装企业是真正的链主企业,从上游整合原材料到中间生产(装修)环节再到下游给小业主交付成品房屋,实现了供应链的端到端。

然而,公装企业还未必是链主企业,往往不少的主材、辅材由业主方直接集采甲供了,公装公司仅仅是提报需求计划的使用单位了,并不具备对供应链的话语权,所以公装企业为了利润,往往利润挖掘空间极其有限,只能在少量的辅材及人工工期上下功夫,此处不再深入展开探讨。

一、家装上游资源整合

基础材料:沙石水泥陶粒砖+打拆清运

特点:【价格波动大,甚至遇到砂霸垄断】

装修辅材:管材、电缆、油漆、腻子粉、石膏龙骨、吊顶、踢脚线、五金配件等

特点:【品牌锁定,组建仓库,自我配送】

装修主材:瓷砖、地板、室内门、马桶、浴室柜、花洒、厨房电器、净水器、热水器等

特点:【SKU多,价格高,整合当地经销商服务配送】

软装主材:衣柜、沙发、电视柜、餐桌椅、窗帘、壁画等

特点:【利润空间大且复杂,整合厂家/经销商服务配送】

二、装修施工环节

1、需求计划:根据各项目进度排布材料进场时间

2、采购管理:基材议价、辅材限品牌集采、主材品牌联盟、软装材设计搭配

3、物流配送:备货及辅材配送

4、质量管理:制定标准工艺,关键节点及部位质量巡检、施工进度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供应链管理及优化

1、营销ROI优化。

这是源头,成本占比高。营销有两个层面的优化,一是拿什么去吸引客户,因此需要做好爆款产品的设计;二是优化引流体系,涉及到传播内容、引流渠道等,尤其是引流渠道需要构建公域与私域相结合的手段,把每一个渠道打透打穿。

2、物流配送优化。

仓库的地点设置以及项目需求计划排布要合理,尽量减少单个项目的配送次数,多进行多个项目的组合配送,减少物流运输成本。

3、材料采购优化。

辅材,限定品牌形成集采。装修主材,既要挖掘历史数据又要看高出货的SKU,尽量做精实现以量换价。同时,打造主材品牌联盟,实现抱团相互线下导流。软装主材,设计先行,锁定几种主打风格配饰,满足公司客群定位的主流人群需求,与厂家/经销商建立供应合作关系。

4、损耗管理。

基于标准工艺及施工面积配发材料,避免合作工人施工中造成浪费,形成高损耗。

5、工期管理。

制定标准工期,与工长建立责任承包制,避免造成过高人员成本投入。

6、注意事项。

密切关注市场消费导向,做到成本与消费流行之间的兼顾,形成装修公司自己的特色。

四、家装供应链的认识

装修公司从包清工发展半包、全包再到整装拎包入住,其核心就在于供应链的不断完善。

当前,装修公司普遍进入整装,目的在于这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当消费者不具备溢价力的时候,装修公司作为一个流量端口,成功整合材料商,获得溢价利润。

但在市场激烈竞争之下,装修公司相当的内卷。近期,家装第一股东日易盛深陷维权风波,合同违约、拖欠供应商货款、欠薪等问题接连曝光,不难看出家装的日子也不好过。

由于行业门槛低,装修是一个轻资产的业务,尚未开工就拿到了首批预付款,这就导致装修主材厂家也纷纷进入这个赛道。

很显然,价格战在所难免,这不得不倒逼对于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谁能跟品牌厂家/经销商建立深度合作,拿到优势价格,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当房子成为消费品时,消费者对于装修又会有怎么样的需求变化呢?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看,一定是装修一套适合自己居住习惯,住的舒服的房子。

如何定义装修人群的消费习惯,每一家装修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想分化走小而美的路线,交付一套有设计感+质量可靠+有品质感的房子,可能会是装修公司的最佳出路,消费者或许更愿意为此付出一定高昂的装修成本。

最后,我想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可能才会有所作为。

今日互动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面向全国房地产、建筑业、上下游优质供应链企业提供服务,致力于让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业务咨询/申请入群/专业交流,请添加主编微信: taisam618 (添加时,备注公司、岗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