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路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第一书记,他就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独臂书记”张海。

2015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恩阳区玉山镇黄柏村434名贫困人口,大都老弱病残;村民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许多墙边长着墨绿的青苔;村道路坑坑洼洼,雨天出门就是一身泥;条件艰难,但群众工作更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刚到黄柏村,第一次开群众会,台上在讲,台下也在讲,会还没开到一半,人就走了一半。

面对大家的质疑,张海每天穿一双胶鞋,夹着本子和笔、脖子上挂着大水杯,白天挨家挨户走,晚上逐条逐句理。寒来暑往,张家的长、李家的短,桌上的碗、仓里的粮,学校的娃,村里的老人,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地熟悉而又亲切。此刻,张海终于明白“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他在心里暗下决心,黄柏村不脱贫,我就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时间,他不仅走访完,全村134户贫困户和48名残疾人,更是把一份手绘的“扶贫地图”摆到了村民的面前。在那份“地图”里,全村的贫困户、危旧房、通村路、产业点等信息一应俱全,还标注着家庭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来源、帮扶对策等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年纯利润180 万元的生猪养殖场到300 亩苗圃基地相继建成,从多方争取资金 850 余万到全村人均增收2000余元。从昔日的“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的“模范村”。这一守就是7年,他说不是没想过走,只是心里有太多放不下。

因为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先天右前臂残缺,15岁辍学,20岁重拾学业,他用12年时间最终研究生毕业。农村娃对土地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深情,他把家安在了黄柏村,把心交给了贫困户,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面对身患重病的双亲,他心如刀绞却无暇顾及,空闲时拿出手机翻看父母的照片,时常泪流满面。大家纷纷劝他回家看一看,都被他拒绝,他说:“黄柏村的脱贫工作正吃紧,不能走!”可没多久母亲就离他而去了。

2022年8月,张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面对这一殊荣,张海说:告别贫困,是扶贫一线奋战者们庄严的承诺!而我只是千千万万兑现承诺的践行者之一,只是我的途中多了两位特殊的见证者——患癌的母亲和中风的父亲。

回首8年脱贫攻坚路,300多万驻村干部数百万基层工作者,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名乡亲的爱,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践行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致敬,是我们今天的态度;而奋斗,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成长!(可爱的小染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