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度市检察院“普法小分队”向直播从业人员普及法律知识。

“‘职业打假’还是‘敲诈勒索’,怎样定性?”“员工离职后仍以公司名义与其他客户交易,如何维权?”“在直播带货时,什么样的广告语会构成虚假宣传?”为护航新业态健康发展,近日,山东省平度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会同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网络警察大队和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专门组成“普法小分队”,一起走进青岛金蟾数智新零售产业园,与直播企业负责人和带货主播聊聊“检察护企”那些事。

如今,“直播带货”成为热词,“你在xx直播买东西了吗?”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企业与消费者同样都存在着维权难点。“普法小分队”先后走进农产品、农机、白酒、化妆品等多个直播间,结合办理的直播带货案件,向带货主播有针对性地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引导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正确处理纠纷,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特别是针对平度当地拥有草莓、大樱桃、西红柿、芹菜等20种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区位优势,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检察机关保护地理标志的工作方法,重点就增强地理标志的保护意识、规范使用专用标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帮助直播企业排查消除经营风险。

座谈会上,“普法小分队”结合各自职能,宣讲了涉互联网法律知识,发放了《致直播企业企业家的一封信》《法治需求调查问卷》和检察护企案例宣传折页,与直播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期间,检察官耐心解答企业法治需求,能直接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需进一步核实的带头领题,会同小分队成员单位抓紧研究,第一时间给予企业满意答复。

- END -

来源 | 法治日报

编辑 | 刘岩

审核 | 田骁

投稿 | tx3053911(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