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于5月22日至29日访华,外媒都关注到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可能酝酿新的合作。50年来,两国政治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中巴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又一个典范。
中国和巴西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并发展同巴西的关系,将中巴关系置于外交优先位置。中巴合作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双赢”,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一是,中国可以对巴西改善基础设施和完善经济结构进行投资。巴西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瓶颈”作用。此外,巴西经济过于依赖第一产业,导致经济结构呈现出畸形的特征。解决这些经济问题的任何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投资。对于资本积累能力弱的巴西来说,中方的投资能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只要巴西能不断改进其投资环境,中方在巴西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是水到渠成的。
二是,巴西与中国可实现更多经济发展互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快速发展。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中国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初级产品,而巴西地大物博,能够生产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和原料。与此同时,巴西的制造业能力不强,不少工业制成品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巴西既是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大市场,也是中国在海外寻求制造业合作的最佳伙伴之一。
除双边关系与经济发展之外,中巴两国在多边体系下也有许多合作的机遇。
首先,两国可以在推动中拉整体合作中共同发力。2016年11月中方发布的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毫无疑问,迄今为止,这一新颖的合作方式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在“中拉论坛”这一特殊的机制安排下,双方已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商谈,为推进中拉合作做好顶层设计。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机制的作用,中拉双方应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将整体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巴西的地位不容低估。换言之,在如何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如何落实各种论坛达成的行动纲领的过程中,中巴两国需开展默契的配合。
其次,两国可以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过程中加强协调。金砖国家组织在扩员后,政策协调的难度增加,因此经济合作的挑战也会相应上升。如何应对新挑战,将是各成员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金砖国家组织内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印度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拉拢,外交政策立场捉摸不定,参与金砖国家组织的合作并不积极。因此,中巴两国应展现各自的担当,在金砖国家合作的议题设置和领导人会晤宣言的落实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笔者认为,未来金砖国家组织的合作力度,与中巴两国能否进行很好的协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再次,两国可以在推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全球问题的应对之道就是全球治理。发达国家在许多问题上的立场,不仅不能推动全球治理,甚至是阻碍全球治理的。例如,华盛顿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打压,显然不利于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环境治理。面对全球治理面临的种种挑战,中巴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旗帜鲜明地反对少数国家的“说一套做一套”。
50年来,中巴关系至少包含三个“第一”:巴西是世界上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与中国签署双边协议和文件最多的拉美国家。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中巴还将在两国关系中创造更多的“第一”。(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