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对福建兄弟从亲戚处继承了两亿遗产,然而当他们拿着相关证明去银行取钱时,银行却告诉他们遗产只有两万元。告上法院之后,法院却选择了支持银行,这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的一天,家住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的叶和盛兄弟突然收到噩耗,他们那在印尼当董事长的伯伯逝世了!
叶和盛的伯伯叶木莲,12岁就跟着家里的长辈下了南洋,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王贤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他已经成为了印尼帝汶古邦中华学校的校长兼董事长,也是当地的华侨总会秘书长。
1963年刘少奇访问印尼时,王贤能还曾前往巴厘岛机场接机,并和刘少奇、王光美合影留念。
众所周知,印尼历史上曾有过排华的劣迹,王贤能虽然成功躲过了一劫,但当时印尼人的疯狂他一直记忆犹新,一直没敢娶妻。也正是因为没有后代,他对留在福建的亲属们看得很重。
改革开放后,王贤能决定回大陆搞运输业,将来自己百年之后,产业就交给子侄们照顾。为此,他在1983年、1984年回福建探亲时,先后两次往中国一银行华侨营业部存入了3000万美元。
可惜,当王贤能离开大陆,回印尼处理生意的时候,却不慎感染了重病,最终死在了印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伯父走了,可他的钱还留在国内呀。叶和盛专门去了一趟银行,了解伯父当年的存款还在不在。得到的答复让他们十分的欣喜:
“王贤能先生的存款并未转出。”
但是,当叶和盛提出要看一看账户里面还有多少钱时,银行却直接拒绝了:“除非您能证明您是王先生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否则无权查看。”
反正钱在银行里,也丢不了。叶和盛兄弟就准备先去办理财产公证。然而,紧接着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王贤能在建国前就已经加入了印尼国籍,这边没有他的资料,想要办理公证,叶和盛兄弟除了得证明自己是王贤能的侄子外,还得证明王贤能在印尼那边没有婚配和儿女,且已经死亡。
问题是,这种证明得印尼政府开,因为一些原因,叶和盛兄弟根本去不了印尼,遑论继承遗产了。而且,哪怕他们能去,也没那么多钱出国。
直到2002年,叶和盛的弟弟叶和全总算凑够了去印尼的钱,并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办好了伯伯的死亡证明、不曾结婚证明等七份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来回回这一趟,他们家花了最起码十七八万。不过,这在叶家人看来都是值得的,毕竟3000万美元,按照汇率折算过来,那可是两个亿啊!和这些比起来,十七八万,洒洒水啦。
2003年,福州市正式给叶家兄弟开了遗产继承公证书。这下子,他们总算能成为亿万富翁了!
然而,上天却在这一刻给他们开了一个恶劣的玩笑。银行方面告知:“恭喜你们,现在你们可以继承王贤能先生高达3000美元的遗产了!”
从三千万直接变成了三千,两个亿变成了两万。叶家兄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要求银行出示原始存单,结果被银行果断拒绝了。
之所以原始存单在银行,是因为华侨营业部是一个特殊机构,按照规定,原件由银行方面代管。
叶和全记得清清楚楚,当初是他和伯父一起去的银行,伯父1983年存入的的确是2000万美元,1984年又存了1000万。当时伯父还叮嘱自己,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结果他心直口快,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就为了这3000块美元,他们何必花那么多钱跑去印尼呢?这不是做赔本买卖吗?
不过,这其中也有疑点,3000万美元现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两个人是如何抬动的呢?
叶和全表示,他伯父当时带的是“特种美元”,一张“面值100万”。
怀疑银行“偷”了他们钱的叶家兄弟,在多次索取原始存单无效后,于2010年将银行告到了鼓楼区法院。
在一审时,该银行提供了原始存单的复印件,法院就以这个复印件为依据,在未通知律师的情况下,宣布王贤能的存款只有3000美元,要求银行先给叶家兄弟兑付500美元。
叶家兄弟顿时就愤怒了,3000万变成3000,还只给500,这不恶心人吗?他们当即就选择了上诉。
福州中院研究后,裁定鼓楼区法院重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鼓楼区法院一审果然更改了裁决,但结果并不美好。
法院提出,王贤能是印尼人,他的遗产只能适用于印尼的法律,我国的公证处是不能给中国公民办理外国遗产继承公证的。叶家兄弟虽然是王贤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继承人,但他们不是印尼人,只能查询王贤能的遗产,却没有继承权。
换句话说,叶家兄弟连那三千美元也别想要了。
好好的遗产突然就没资格继承了,叶家兄弟可以说愤怒无比:“这不是欺负人嘛?”果断再次选择了上诉。
福州中院经审理后认为,鼓楼区法院做出的裁定没问题,驳回了叶家兄弟的上诉,维持原判。
时至今日,叶家兄弟仍然没能继承他们的遗产,也没能见到那张原始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