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广州多个项目在列。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推出“项”新力系列报道,解码和广州有关的省重点项目,观察项目对推动广州、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敬请垂注。

5月26日,广东城际“四线”贯通运营,一线串五城,至此由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里程将达318.6公里。

随着广州轨道交通的加速建设,与其他城市的高频融合,“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正推进广州“湾区一小时通勤圈”大步前进。

坐城际如坐地铁,无需提前购票,随到随走,刷码进站……一个新的轨道时代悄然到来,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家的出行方式。这种“无缝”链接的交通体验,让大湾区的城市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线贯通,串联五城,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来了。

湾区新贵

东西大动脉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从双城到多城,从耗时长到快速达……14年前,当国内首条跨城地铁广佛地铁在地下穿梭的时候,人们可能想象不到,列车会从广佛到深莞,接下来还将去到珠江西岸,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可实现一票互达。一张互联互通的“轨道上的大湾区”线网格局越来越清晰了。

什么是四线贯通?新开的2条城际线路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全线39座车站、横跨5座城市、呈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加速形成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

四线贯通后,地铁与城轨无缝链接,市民搭乘城际铁路将与地铁一样便捷,逐步实现一张车票快速换乘湾区轨道,出行更便捷。

“目前,大湾区城际线路主要是南北走向,从广州到深圳、珠海等地。四线贯通,湾区新添东西走向大通道,并且实行地铁化运营。”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

“这条线路能够把广佛莞多地的地铁、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有机串联在一起,提高这些枢纽的转乘效率和服务半径。”一位深入研究珠三角城际的业内人士表示,位于广州南站的城际番禺站,更像是广佛肇莞惠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节假日远途来到珠三角的乘客,可以在广州南站进行中转,继续前往其他城市,随到随走,刷码进站,不用担心买不到票。

“城”来“城”往

广州加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通勤广佛肇、来往深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得益于交通的互联互通,每天有数百万居民需要跨城通勤。

2023年度广州市交通运行数据显示,广州区域中心地位显著,与湾区其他城市间联系强度超过2019年。目前,广州与全省各城市之间每天的出行量344万人次,占全省跨城出行总量的37%,这个数据在省会城市中稳居榜首。

放眼大湾区,广州与湾区城市间日均出行307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6%,占湾区城市间出行比例的44%,是深圳的1.4倍。

跨城通勤人口方面,广佛间达到36万人,相比2019年增长8%。广莞、广深间日均出行量分别为49万人次和21万人次,相比2019年分别增长6%和7%,广州与湾区东岸城市联动进一步加强。

全线设39座车站,其中,广州5座车站、佛山9座车站、肇庆6座车站、东莞12座车站、惠州7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大湾区11个城市中,四线横跨了5城,多地时空距离更近了。

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线路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执行“肇庆站-小金口站”和“佛山西站-小金口站”交路,平均行车间隔为26分钟。“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运营模式是广州地铁应用在长线路地铁上的行车组织模式,如广州地铁18号线、21号线等开行的“快慢车”。

有读者好奇,四条城际线路与广肇、广惠城际是什么关系?可以这么理解,在四条城际“合体”形成一条大动脉以后,以广州为核心,向东辐射是广州到惠州,向西辐射是广州到肇庆,“分身”出来了广肇城际和广惠城际,而这也恰恰体现了广州要谋划加强与周边城市的链接辐射的野心。

“城际地铁”

大湾区出行更紧密、更高效

大湾区“城际地铁”来了,跨区出行“无缝”链接。

“轨道同城”,广佛地铁算是先例。它是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城际地铁,2010年11月正式开通,贯穿广佛两市5区,1小时内快速通达,多年来超过半数客流为广佛候鸟通勤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佛南环正式开通。

覆盖珠三角地区50多个镇街,串联起肇庆新区、佛山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东莞松山湖、惠州西湖等多个城市核心区和重要组团,并与广州、佛山、东莞等地10多条地铁线路高效换乘……备受关注的是,此次贯通的4条城际都是穿城而过,它的作用类似广佛地铁,模糊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对于城市群内的商务、旅游等生活提供非常大的便利,也使得沿线一些地方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胡刚指出,一直以来,广佛肇城际是到广州西部的荔湾,莞惠城际则到天河广州东站。四线贯通以后,肇庆、惠州等地旅客直达华南地区最大枢纽——广州南站。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和广珠城际多条高铁线在广州南站交会。广州是全国唯一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延伸出省高铁干线的城市,广州南站+番禺站的组合,等于是最大的高铁+城轨+地铁交通枢纽,将会带来更大的客流。

“此外,它的开通对番禺特别有利,特别是番禺的北部,更加主城区化。”胡刚指出,目前番禺北部规划有广州足球公园,足球公园紧邻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广州南站,城际番禺站处于汉溪大道南站+长隆+万博商圈重要板块,区位、交通、流量,带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通和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它既不像高铁,也不像地铁,是高铁和地铁之间层次的一种补充,助力珠三角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城镇格局早已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之间独立的存在,而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城市带、城市群。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的地铁发展模式和高铁的发展模式,不足以面对现今的这种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因为,因此需要城际铁路这种制式来丰富轨道交通的层次。

不过,四线贯通后城际铁路仍未能深入广州市区 ,但未来随着南珠(中)城际的建成开通、并与广州地铁18号线实现两条线路贯通运营后,城际线路将深入广州市区。此外,作为广佛环线其中一段的广佛南环如今已通车,待广佛环线最后一段广佛东环建成后,广佛环线项目正式成环,该项目将进一步串联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线网,连通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广州北站、佛山西站。同时广清、穗莞深、佛肇、佛莞等城际未来会接入到广佛“大环线”中,推动大湾区资源互联互通互享。

创新模式

广东“试水”轨道交通深度融合

四线贯通的背后,是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运营权的贯通,是广东持续探索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发展的一大创新。

四条城际线路均由广州地铁集团建设和运营,其中,珠三角城际轨道公司负责建设、广东城际运营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这与传统印象中城际铁路由国铁集团运营不同的是,由地铁公司来运营城际铁路,在全国来说算首例。

珠三角城镇密集,土地资源有限,城际铁路网的建设触及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主体。10多年来,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在不同阶段经历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多种轨道网络融合发展、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广州地铁全资子公司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主营业务为城际铁路旅客运输。广州地铁集团成为了国内首家承接城际线路运营的地铁公司。2020年初,广东城际公司开始招聘动车司机,为城际铁路开展筹备工作。

此后,珠三角城际的管理权移交至广州地铁,这是近年来广东省持续推进铁路建设运营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2021年,广州地铁在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积极探索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2024年1月,广州地铁在城际运营再次取得突破:实现莞惠、佛肇2条城际线路割接及运营管理。如今“四线”正式贯通运营。

有序推进广佛西环建设,建成琶洲支线、广佛东环、广清南延段……未来几年是城际铁路的收获期,各个城市的地铁和高铁站都会因为城际铁路串联起来。珠三角会越来越像一个城市,越来越向东京湾区靠拢。《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批复的线路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广州与佛山、中山、东莞、深圳、清远、惠州等城市的轨道衔接,将按照“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运营模式,加速与相邻城市的各重要组团紧密联系。

今年,广州地铁将继续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的作用,全面推进在建的23条共654公里的地铁和城际线路的建设,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面向大湾区,广州正在建设更高效率的区域交通网络。近日对外发布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提到,广州要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即构建由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A、城市轨道交通快线B及城市轨道交通普线深度融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落地,力争2035年建成1000公里城市轨道网。

当前,大湾区城际铁路的建设正在朝着新的路径前进,奔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