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北海市海城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流下村、赤西村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

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以来,海城区共筹集资金1100.33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1个。其中,修建排灌渠道3条,改善灌溉面积约3480亩;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4个,受益群众618户;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改造项目2个,铺设污水管道3.4公里。实现自然村(屯)全部通硬化路,村内主干道路灯安装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

高质量开展乡村清洁行动

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坚持常态化保洁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效推进“三清一改”,2023年至今累计出动2342人次,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197次,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75处。实现农村道路保洁覆盖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高标准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区辖行政村获自治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率为80%,高菜村荣获北海市“和谐善治红旗村”称号、赤西村荣获北海市“产业发展红旗村”称号。在农村共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270余场,参与村民群众3800余人,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女”31户,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