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帆的速度比发动机还快,船上的废水都可以循环利用

文 | 王静仪

编辑 | 施智梁

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70%由水组成,生活在陆地上的中国人,从黄河流域第一个随水漂流的竹筏开始,就开启对水的征途。出行一客推出新栏目“神奇船只在哪里”,探索这些水上瑰宝的动人故事。

6月的初夏,上海的北外滩来了一艘“奇怪”的船。

外观就足够不同:船首尖锐,船身显得薄而扁,上面高高地架着三根桅杆,宛如大航海时代的帆船,突然驶入了2024年。

这艘名为阿姆斯特丹号的帆船,瞬间就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网红,不少人专门前来拍照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荷兰外商投资局

我们了解到,阿姆斯特丹号已经环球旅行接近一年了,上一站日本,在上海短暂停留之后,前往下一站香港,以及更远的南太平洋。

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 Marjo Crompvoets告诉我们,阿姆斯特丹号是对19 世纪 参数 图片 )荷兰风帆货运快船的致敬,既历史又现代——帆船外观古老, 但内在创新使用多种现代航海科技,配备了当今最先进的清洁船舶系统。

外观古老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内在的“黑科技”,船长告诉我们,船上的废水都可以循环,卫生间和厨房的废水经过过滤,会成为可供饮用的清洁水源。

动力也是如此,船长说,通过对洋流,气象的精准把握,绝大多数时间,帆船靠风力前行,只偶尔使用引擎。风大的时候,船速比用引擎还快,比如美西到日本,用了4周的时间。

一艘帆船,大风吹着环游世界?这正是阿姆斯特丹号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满帆的速度比发动机还快

此次来到上海之前,阿姆斯特丹号已经航行20多年了。

它筹建于1995年,并于2001年正式启航。曾因疫情中断几年,如今再次扬帆,正在进行为期两年的环球之旅。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帆船常见,但如此高大的高桅风帆快船并不常见。

首先是大。阿姆斯特丹号全长76米,配有31面风帆,总面积达2200平方米。船长说,船上有30多名船员,还可搭载约30名乘客,最多容纳近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荷兰外商投资局

其次是快。船上除了经典的罗盘和六分仪,还拥有柴油驱动装置、发电机和船首推进器等先进设备。

阿姆斯特丹号满帆时的航速可以达到17节,远超柴油发动机9-10节的速度,从诞生之初,就被视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旗舰,也以城市命名。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让风决定船的方向,而是自己控制方向。”船长告诉我们,船员各司其职,有人掌舵控制全船方向,有人在甲板调整风帆,有人在驾驶舱监控导航和通讯,24小时不停歇。

在大航海时代,荷兰人造船就讲究以快取胜,高桅风帆快船是货运的利器。如今,帆船的货运功能逐渐消散,更多以客运和休闲旅游为主,但“海上马车夫”的本色不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王静仪

荷兰的面积仅有四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小,却是不折不扣的航海大国。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经济贸易参赞 Huub Buise向我们介绍 ,荷兰是欧洲的海事中心,荷兰海事网络的数据显示,海事产业约占荷兰国内生产总值的3.2%,海事产业从业人数约占荷兰就业人口的 3%,近年正在大力发展发展智能化、零排放航运。

Marjo Crompvoets也说,荷兰和中国在邮轮经济和造船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首艘中国制造的邮轮爱达·魔都号,就使用了来自荷兰企业 AkzoNobel 的涂料产品,还有一些荷兰企业也为中国首艘国产大型游轮的交付提供了支持。

02

航行是一种生活方式

帆船绝大多数时候凭借风力前行,偶尔使用引擎。零排放、可持续,正是阿姆斯特丹号的核心理念。

这也是荷兰的理念,这个以郁金香和风车闻名的国家,立志在2050年成为一个完全循环的经济体,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现有资源,并且强化更高质量的回收利用。

一次次扬帆之间,阿姆斯特丹号的足迹正在布满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王静仪

有的旅途远,比如从美国西部横跨太平洋到日本,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有的近,上海到下一站的香港,大约9天就能到达。

每一站,阿姆斯特丹号都会迎来不同的乘客。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网报名的形式购票登船,乘客可以只买某一航段,或者索性一道环球航行。

乘客上船,当然是不止是交通出行,更是体验船上的生活方式,像水手一样扬帆,无论日晒雨淋。

开帆船必须各司其职、团队协作,否则船哪里也去不了。船长向我们透露,不少乘客登船是为了进行领导力培训,据说协力开过帆船的团队,业绩都涨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荷兰外商投资局

船票是阿姆斯特丹号的重要收入来源,另一个收入来源是靠岸之后的商业活动。

从伦敦到东京,从开普敦到纽约,再到如今的上海,过去20多年里,这里都是举办社交活动、晚宴或演讲的重要场所。

靠岸上海的几天之间,船长说,几乎每天都举办两场活动,船员在航行时当水手,靠岸后就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在岸上的工作量一点不比在船上的小”。

就像乘客来自世界各地,船员同样十分多元。船长告诉我们,近一半是女性,约30名船员来自10个国家。每航行几个星期,就休息几个星期,可以飞回家看家人,再飞到下一个航点登船‍。

“船,是一个所有背景的人都可以建立新联结的地方,这也是阿姆斯特丹号进行全球航行的理念,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结。”Marjo Crompvoets说。

短暂经停上海之后,这艘传奇帆船还将继续乘风前行。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