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4日讯(记者 梁柯志)临近年中,资金还在继续涌入债市。6月14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在11:45分进一步下跌至2.2870%,延续跌势。

不过,在13:00随着上证指数在券商股领涨下翻红,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触底回升,在14:00上涨至2.2910%。

中信证券6月14日发布观点认为,目前各期限现券收益率较涨跌互现,长端表现强于中短端,股市偏弱债市偏强,随后股市跌幅扩大,导致债市呈现窄幅震荡格局。

深圳某券商固收首席6月14日对财联社表示,债市与股市的跷跷板效应依然在,近期经济数据低于预期,股市走弱。如果有进一步经济刺激政策,提振股市,可能又会引发债市的小幅波动。

上海某商业机构债券交易员6月13日对财联社表示,近日资金进入债券市场的情况比较明显,银行尤其前期农商行购券活跃度已经降低,主要是保险资金加速进场抢配债券,引发收益率下降。

万德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29日冲上2.38%阶段高点之后,迅速回落至2.30%以下,至今一直围绕2.30%上下窄幅波动。

险资金是增量、股市走势是变量

6月13日,上证指数收报3028.92点,跌0.28%,成交3368亿。6月13日,10年期国债时隔半个月再次跌破2.3%关口,一度触达2.2985%,为6月以来新低。

上述债券交易员表示,目测6月以来保险资金有加速进场的迹象。可能与近期3%预定利率炒停售有关,保险公司预判6、7月资金量会增加,提前操作入场,同时,4月以来的手工补息被叫停,也迫使险资进一步购入债券。

国投证券6月初曾对禁止手工补息前后债市买入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在禁止之后(4月8日-5月27日)农商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现券的规模明显下降,占买盘比例由30%大幅下降至19%;而基金、理财、保险买盘力度则有不同程度上升,占买盘比例分别由11%大幅升至20%、由8%大幅升至17%、由9%升至13%。

据媒体6月13日报道,某寿险公司应公司风险管控要求,将在6月30日停售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于7月1日起上市预定利率为2.75%的2024年度新款产品。业内人士还表示,后续监管可能进一步下调寿险预定利率到2.5%。

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6月14日发布报告认为,预定利率下调短端利好6月保费收入的提升,部分公司或将利用该契机进行“炒停售”;长端利好行业整体压降负债成本,降低利差损风险。

从资产配置维度来看,随着保费收入的提升,持续利好险资高分红(OCI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同时对长债的配置也有一定增量催化。

跌破监管合意区间,市场如何博弈

近期有关风险的市场声音逐步加强,认为2.30%收益率其实是低于监管的合意区间,机构应该注意买债的力度和风险。

6月14日,华南某保险公司资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险资一直能投的方向有限,债券是首选,6月份加大国债的发售,保险资金抢购也是正常操作。至于二级市场收益率也难免受到影响。

兴业研究近期报告显示,4月以来,央行或通过《金融时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表达对长端利率走低的担忧,从“关注”到指明“关注投资长久期资产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防止利率过低”;对债市长端的表态从“长期国债合理区间2.5%~3%”到“10年国债的合理运行区间2.5%~3.0%”愈加具体指向。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10年期国债利率自今年1月25日以后就跌破2.50%,呈缓慢下行趋势,4月29日至今,则处于横盘在2.30%的状态。

在供给方面,除各期限国债密集发行外,地方债也在加快发行步伐,截至6月7日,共有31个省份和4个计划单列市披露2024年4-6月地方债发行计划,披露总额共计19501亿元。

北京某券商研究所所长对财联社6月14日表示,综合目前的政策取向,加上市场的客观需求还是比较强,预计监管直接干预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排除会做一些尽职免责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