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煲什么汤?”“老伴想喝海带排骨汤,我们租一个大煲一起炖?”每天饭点前,广州胸科医院门前的越秀区横枝岗路上,排布在短短30米内的三家小餐厅便热闹起来。洗菜的哗哗声、切菜的当当声、热油的滋滋声和着“煮妇”们的闲聊声,医院附近的“共享厨房”日复一日奏响“进行曲”。

掌勺的不是店家,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家属,陪护在医院的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可煮住家饭的地点,认真比对价格,为亲人张罗一日三餐。

猪肉炖白菜、鲫鱼豆腐汤、清炒西葫芦……邱姨离开阳江老家,来到广州陪老伴住院已有一月余。每天她最安心的时刻,便是看着老伴细细啖下自己亲手烹煮的饭菜,“他呀!就喜欢吃我煮的饭,尤其生病以后,顿顿要‘点汤点菜’。”邱姨蹲在餐馆外的空地上清洗蔬菜,为了满足老伴的要求,她早晨六七点就去附近的菜市挑选食材。

广州医疗资源集中,承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对于住院的病人而言,与医药同等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饭”。“很多疾病对饮食有要求,尤其是长幼患者,更需要特殊关照。”一位长期从事临床护理的医护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如何为特殊病患安排科学、营养的饭菜,亦是院方着力解决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发现,在广州不少医院周边,围绕患者个性化餐食,已然衍生可满足家属“好做饭”、患者“吃好饭”需求的“共享厨房”,更有医院免费搭建“爱心厨房”提供给有需求的病患及陪护人,在氤氲中出锅的每道菜,不仅折射着亲情的温暖,也彰显一座城市的温情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枝岗路市胸科医院和广医肿瘤医院之间有一段路,路上有3家小吃店出租灶头,是家属眼中的“共享厨房”。

【记者走访】

医院外,小餐馆出租“灶头”

“饭吃好了,病就好得快。”

众所周知,医院病房分布诸如电动病床、呼吸机、监护仪和输液泵等多种电器设备,这些设备需要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通常情况下,医院会对可使用的电器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证医疗硬件的安全和稳定。

病房里不能用大功率的电器,为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对室内使用的相关设备都有功率限制。”一名医护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一旦离开家去异地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想像平日那样为亲人做一顿“家的味道”,变得不容易——煲饭烧水、煮粥炖汤,都很难在医院里实现。

但是,在广州越秀区横枝岗路内街的角落处,却升腾起一缕缕“住家”饭菜香。

炎炎夏日,新快报记者随患者家属一道走进挂有“来料加工”招牌的小铺。铺面不大,充其量20平方米,依左右主墙,整齐排列着16个开放式灶头。“过来店里做饭,自己带肉、菜就行,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店里提供。炒一个菜收4元,煲汤时间长收费贵一些,一大煲要10元。”老板娘是横枝岗居民,站在门口向不断前来询价的人介绍其收费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锅碗瓢盆是小吃店提供的,锅里是顾客亲手为亲人烹煮的食物。

距离饭点还有2小时,已经有三四名烹饪者熟门熟路进店,“早点来,不用排队。”王女士向老板娘要了洗菜盆、菜刀和炒锅,便埋头处理手上自带到店的肉菜。

越近中午,前来做饭的客人越多,切菜声、炒菜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充斥在厨房的每个角落,与升腾的油烟混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气氛。

记者观察到,小小厨房里,前来煮饭的人都带着保温罐、保温饭盒或密封饭盒,炒好菜,煮好汤,就把饭菜一一打包好,结账离开。“比租房划算,每顿十几块钱加工费就搞定了。”王女士告诉记者,尽管做饭过程人人都没有交流任何“治病”的信息,但他们都知道,炒锅里烫煲里,是给亲人的一份关怀,“饭吃好了,病就好得快。”

记者与“煮妇”们闲聊得知,他们的亲人或住餐馆对面市胸科医院,或在百米外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医,不约而同找到“共享厨房”,全靠住院病友的推荐。口口相传,大家按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院的亲人需要摄入蛋白质,一名年轻女士用小吃店的灶头为家人做虾吃。

“拼”着煮,费用能减一半

“还能跟病友们聊聊天,排解一下精神压力。”

也有与记者一样,第一次探店的来客表示十分惊喜:“吃腻了医院的病号餐,就来这里借用厨房做饭,总之不愿点外卖。”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看见有人在店里煲了一大锅猪骨汤,与另一位病友家属分包带走,她忙热情邀约记者:“你们来煮饭吗?干脆明天‘拼’着煲汤?这样能省一半加工费。”

中年男子罗先生端着一包绿豆、一袋排骨和几个土豆,很麻利地动作起来,他以为记者陪亲人初到医院住院,便分享起自家的情况:“爸爸在(广医)肿瘤医院住院,化疗后对着外卖没有一点胃口,老人家特别想吃‘住家饭’。”这名自称来自清远的男子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年底来到广州,陪罹患恶性肿瘤的老父亲住院。

从异乡到广州住院的人,随身物品多是衣服行囊。在横枝岗路,这一带“包租公”围绕异地患者,也量身定制“租房”业务,医院附近路上,租房广告四处可见。

罗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初到广州时自己也租过“月租房”。“一个10平方米不到的简陋房间,有空调和电视,还有厨房、洗手间和冲凉房三合一,租金每月要1500元。”显然,罗先生对租房很不满意,“每天确实可以在房间里切菜炒菜,但室内空气不流通,非常污浊。”他叹口气说,其实放弃租房选用“共享厨房”,最根本的原因是“省钱”,“我们在这儿煮饭节省多了,还能跟病友们聊聊天,排解一下精神压力。”

“异地治病不容易啊!”罗先生的话引起大家共鸣,身边田女士加入对“共享厨房”的讨论,她说,自己的母亲年过花甲,身体状况不允许手术,医生安排她们每个月来住院做化疗和放疗,大约一周出院,休整20天左右再住院继续下一个疗程,“如果不在广州租房,我们也有足够时间回湖南老家安心休养。但没有落脚点,住院期间煮饭的问题就没法解决。”田女士表示,听到病友提及“共享厨房”,她马上跟妈妈商量干脆退掉出租房,“一个月下来,能省1000元左右。”田女士明白,治疗癌症是耗时耗金钱的过程,比起租“病号房”的长期开销,宁可将金钱和精力集中在治疗上。

“妈妈年纪大了,没跟来广州陪医,由我照顾爸爸。以前吃爸爸妈妈做的饭菜,现在换我给爸爸做菜吃。”灶台边,王女士端出自己的成品——炒青菜、一小锅肉粥、两份炒肉片。“医生叮嘱我们的饮食上注意低油低盐,自己做的菜更健康。”打包装好饭菜,她匆匆走向加工店斜对面的胸科医院。

免费可用的“爱心厨房”,广州还真的有!

连日走访中,新快报记者发现除去出租灶头的小餐厅,广州金沙洲一家三级医院化疗住院中心,真的在去年11月开设了免费可用的“爱心厨房”服务患者。

“来广州之前,我打了一圈电话咨询医院能不能自己煮饭,没想到真有!”临近正午,金沙洲某医院化疗中心旁的一间白色建筑内飘出饭香,方姨和六七名病友家属并排站在灶台前,忙着准备午饭。门口,还有几名排队的家属等待空出灶头。“很好了!排排队没关系,电费水费都免,给我们的帮助很大。”来自江苏的小曼告诉记者,老父亲做了手术,需要一日多餐,别说外卖,定点开放的食堂也无法满足老人家的需求,“今天煮骨汤面,煮好放保温桶,他一饿就能吃。”

记者在这间“爱心厨房”看到,除水盆、案板、插板,其内还摆放着各式锅碗瓢盆,“无火煮食,我们都遵守着不成文规定:错峰使用,用完后自觉清洁。”方姨在厨房煮饭有两三个月了,遇到“不守规矩”的初来者,她会耐心指导,“大家的空间,当然要维护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中的阿姨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喜欢到爱心厨房给自己煮个清淡的肉汤,根据自己的咀嚼能力处理煲汤材料。

借一顿家常美味,为治疗助力

借一顿家常美味,为治疗助力——这是“搭灶人”的初衷。

记者了解到,该院“爱心厨房”的方案由放疗中心护士团队提出并执行。主创人之一的李琴护长告诉新快报记者,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饮食要求较高。但医院内病患众多,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饮食需求。同时医院食堂是大锅烧制,众口难调。“很多病患反映想吃一口家常饭,因此,医院决定为他们量身打造‘爱心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士会到“爱心厨房”指导大家制作营养健康的餐食。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护士指导家属将食物破壁后再烹煮。

李护长介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休养,均需要营养保障。“我们病区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饮食习惯有差异。再者,对中晚期患者(比如头颈部肿瘤)来说,营养一定要跟上,身体才能适应漫长的治疗。”李护长所指的营养要求,除了建议患者摄入多种元素,还有低油低盐,仅此一条,鲜有外卖食物达标。

坚守着安全防线才能长久运作

搭建“爱心厨房”的想法在医护人员及李护长心里酝酿了很久,“个性化的烹煮,饱含着家人的爱,患者能从中补充食物和精神营养,对抗病魔。”李护长将这个厨房称为“爱心厨房”,她将自己的调研及想法写成报告递交医院管理层。经过讨论,院方对此一致认可。但根据病房管理,这样的厨房不能设置在病区里,怎么办?

医院管理人员想到,2023年疫情后,医疗秩序回归正常,原来的“方舱”改建为空气流通、绿植繁茂的“花园病房”。而这个区域里,有一个角落距离病床和诊疗区较远,且有闲置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陪护家属带着锅而来,端着锅和饭菜而回。

选定地点,说干就干。院方铺设独立电路、水台,专门定制橱柜、地柜,区分了煮食区和切菜区。护士与患者家属约定,厨房里不用明火,只用电子小煮具,使用时间为早上8:30-中午12:30;下午4:30-6:00。

“爱心厨房”开门迎客,分文不取,大受患者欢迎,做饭的位置常常供不应求。有不少家属都建议:“8个插头板太少了,再加一些就更好。”

“虽然能煮食,但电压仍然是要控制的。”李护长坦言,坚守着安全防线才能长久运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餐馆老板说:收点加工费又能便利他人,何乐不为?

在横枝岗路上,一段短短50米路上,还有另外两家餐厅像“来料加工”一样,出租自家灶头为患者家属提供烹饪场地。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街坊们早已对“共享灶头”习以为常,若询问街坊“哪个餐馆可以自己做饭”,还能获得热心指路,“他们人生地不熟,还有家人生病,问煮饭来问路的,我都会抽时间送他们过去。”郑伯是附近居民,在他印象里,横枝岗路最早出现“共享厨房”是在七八年前,“也许更早,只是我们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医肿瘤医院住院的患者在提供灶头的一个小餐馆里给自己做了一道清淡菜式,材料自备,一个菜加工费4元。

对餐馆老板而言,只要不影响店里的生意,收点加工费又能便利他人,何乐不为?“我只收回成本,靠这个(出租灶头)肯定赚不了大钱,最重要是帮病人吃到想吃的东西,我挺开心的。”临街另一间食肆老板说,自己增加炉灶专供病患已经四年,最初也是被媒体报道启发,“国内不少大城市出现面向异地求医住院群体而设的‘爱心厨房’‘抗癌厨房’,有些还全免费。我没这个(免费)实力,耗损能回本才能持续。”

其实,记者走访发现,广州三甲医院附近的街巷里,为病患服务的“共享厨房”悄然兴起。“孩子在化疗,不能吃调料和油腻,只有自己煮饭才放心”“我家娃挑食,最近又出现排斥反应,只能由我按照医嘱来做专属餐食”……南方医院附近一条小巷里,几名负责为移植仓内煮饭的妈妈边忙边说,比起动辄二三十元的汤饭,租用灶头的经济压力也要轻松些,“如果有免费能用的厨房,那就更好了!”

【专家说法】

关注患者家庭特殊餐饮需求,是管理观念上的提升

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关冬生表示,方便患者亲人煮食的“共享厨房”,近年在国内不断有报道,“‘共享厨房’惠及的群体,一般具有‘治疗周期长’这一特征。且成人患者、肿瘤患者居多。”

关冬生指出,近年一些公益机构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开设助医“小家”,“小家”就一直配备着 “共享厨房”,申请入住助医“小家”的对象一般是罹患大病、异地求医的困难患儿家庭。对于需要长周期异地治疗的成人患者,“小家”尚不能覆盖到。由于成人患者群体比患儿多,为此,他们对“共享厨房”这一设施需求比较大。

“很高兴能看到,广州有医院不仅专注日常治疗工作,还关注到患者家庭的特殊餐饮需求,这是管理观念上的提升。从人文关怀角度看,医院若能关注到特殊饮食患者的餐煮需求,设置一个‘共享厨房’,患者家庭与医院的‘心理距离’自然而然拉得更近。”关冬生说。

不过,关冬生亦同时指出,目前广州少有医院建设共享厨房,亦是正常。“共享厨房不一定是医院的标配,若来医院就诊的以重症、急性期,或本地患者为主,对共享厨房的需求相对较低;若以慢性病、康复期,或外地患者为主,医院则可从实际出发,考虑是否有必要增设共享厨房。我认为,这类共享厨房与其设置在医院内,不如思考,如何依托院外更多形式的助医‘小家’来开展,这样对安全管理更有保障。”

搭建“爱心厨房”不易,急需各方力量共力

能减轻患者生活负担,共享厨房无疑是有利的。新快报记者还采访了多名医院管理学者,不少学者建议,使用者应多多留意,自己选择的共享厨房是否安全,卫生条件是否达标。

广州市政协委员李鹤虹提醒:“共享厨房、爱心厨房等,方便长周期住院患者家庭料理饮食,我是十分欣赏的。但患者家属使用时,首先不能脱离疾病来做饮食,最好能跟临床医学营养处方相匹配,同时要关注该区域的水电气安全问题;其次是注意该煮食空间的卫生问题。比如应在保证食品的营养卫生的同时,杜绝食物污染、食物中毒等影响患者康复的各个方面问题。而运营方,也必须把管理方案做细做实,做好安全保障,注意日常巡查巡视,杜绝水电安全隐患。”

他认为,“共享厨房”这一概念若能在广州生根发芽,政府指导规范、患者家属出力、民间公益支持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多方形成合力,好的模式才可能有效落地,真正减轻患者家属负担。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