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里那些人身手矫健、动作利落,我百看不厌。功夫偶像李小龙、成龙的名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近日,面对记者,谈起之所以会喜欢上中国并在历经种种人生际遇后最终留在中国任教时,来自印度、现定居陕西西安的李哲凯坦言,多年前,他就被中国文化吸引,有了要去亲身探索的想法。

“从功夫电影开始,我便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这个古老神奇的国度。”李哲凯说,如今他不但实现了愿望,还有了新的愿望:希望申请到心心念念的“五星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那将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他说。

李哲凯的家乡在印度新德里,他的中文学习经历从印度德里大学开始。刚接触中文时,一个个方正的汉字对他而言犹如天书,交错的横、竖、撇、捺、折让他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看着着急的李哲凯,老师告诉他一句中国古话“欲速则不达”,让他学着慢下来。反复听,不断练习,尝试发音……就这样,通过反复揣摩字形、字音,一遍遍书写、发音,体会每个汉字的韵味,李哲凯竟逐渐享受起中文学习来。

“你无法想象,我收到西安外国语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有多激动。那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鼓励。”回忆起2011年8月的那一刻,李哲凯仍兴奋难抑。13年来,带着这份鼓励,他把人生的航道定在了中国,先后在西安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并成功留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任教,踏实走好每一步。

“当我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我被这里的繁华和活力深深震撼。”李哲凯说,高楼林立的街道、熙熙攘攘的商圈、热情友善的人们,让他感到新奇又激动。

2014年,已经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李哲凯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如今的他,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的一名外籍老师,教授印地语、哲学等。

在西安,李哲凯适应得很快。“逛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吃干锅鱼、香辣虾、火锅,都不在话下!”李哲凯发现,中国文化远不止功夫电影,而是渗透在普通人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一个个勤奋、善良的中国人。这些也深深影响了李哲凯。

“张老师,回来啦!”“师傅,您好!”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李哲凯对遇到的同事、门卫师傅,用流利的汉语热情地打着招呼。

除了日常教学,多年来,李哲凯帮助近20名印度年轻人学习中文及申请来华留学,同时,也指导中国的印地语专业学生申请到印度的大学深造。

李哲凯积极扮演“文化桥梁”的角色。“玄奘的故事家喻户晓。我希望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有所作为。我注册了一家文化交流公司,致力于中印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文化、学术等的交流合作。我们举办了多场经贸洽谈会、技术交流会及展览,为更多企业提供合作机会。”李哲凯说。

对李哲凯来说,古城西安算得上他的福地。在这里,他成功改写了人生轨迹;在这里,他见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雪,兴奋地接雪、踩雪,分明的四季也让他更喜欢西安。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另一半——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马兰。2019年,两人喜结连理。如今,他们已经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李哲凯发现,近些年,不管在印度还是哈萨克斯坦,大家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

“现在很多印度人接受热水和绿茶了,中医也越来越流行,中国还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李哲凯说,而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制造”更是不胜枚举,从手机、日用品到汽车、机器设备,几乎全方位覆盖。

如今,李哲凯已习惯了“一部手机解决生活问题”的中国式生活。“未来,我希望像上一个13年一样,依旧在西安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同时尽早获得‘五星卡’,让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李哲凯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秦毅 薛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