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特指罪恶之人,但凡是生活中能够让人产生烦恼和业障的东西,都是那把屠刀,而你若能放下屠刀,自然就能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是指去放下“人性之恶的本质”,也就是对于七情六欲的执著与贪婪。
人人皆有佛性,佛就在你心中,一个人如果已经沉浸在爱欲与欢乐之中,而能够及时顿悟而放下这些贪恋的人性,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
“放下屠刀”在于“当下的你”是否能够顿悟而明心的见到人性本质,这样的顿悟与是否他是善人还是恶人都没有关系。任何人的人格如果能够修心修行,他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持续坚持佛心的信念,则他的佛心将会比较久远。而顿悟的人如果没有继续修心修行,即使当下是已经顿悟了,转身过后就又变回“恶”的原形,那也只是一个小小福报而已,无法去与终身的大福报相提并论。
修行之难事,并非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不做什么”。因为放下屠刀的那一刻,比所谓的“历经各种磨难”都要艰难百倍。行善,固然不易,但“不作恶”这三个字,是在是更加艰难。世上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道理都来自于良知和常识。但道理一旦遇上利益,就只是一堆垃圾而已。所以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要讲良知。但良知的践行,需要放弃很多唾手可得的利益。谁又舍得呢?所以说,放下屠刀这四个字,其实是极其艰难的选择。屠刀,有力量,有威慑,有好处,世间一切名利地位,皆是屠刀。
修行之难事,不仅在于“不做什么”,更在于“不想做什么”。很多情况下,人没有“举起屠刀”是因为限制条件,而不是真的不想做。《西游降魔篇》里,玄奘的师父拿着鹅腿问他想不想吃,玄奘说不想,师父却一语道破:心里想吃,嘴上却说不想。这就好比,看一个人是不是忠贞,不仅要看他的是否专一,要看他有没有出轨的条件;看一个人是不是节俭,不能只看他的消费习惯,还要看他的余额。那些从来没拥有过屠刀的人,当拿起屠刀的机会出现时,只要他不拿起屠刀,也就成佛了。
放下屠刀不是“破格录取”,也不是“杀人放火受招安”,而是修行到最后的考验,考验之前还是要好好行持做足功课的。没有经历过功名利禄,就不会懂得什么是安贫乐道;没有体会过酒色财气,就不会理解什么是六根清净;没有感受过愤世嫉俗,就不会明白什么是无欲则刚。“如果你见到光明,就会知道自己根本不能忍受黑暗”。放下屠刀,仅是显现出佛性,而不是真就成为佛了。佛性显露之后才是真修行,实证实修,在这之前不过是在欲界打滚,苦中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