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呈现了“上海”与“摄影”跨越百年的变迁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24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化身上海百年摄影史长廊。迁址新馆后,该馆推出的第二个展览——“上海:摄影之都 1910年代—2020年代”正式开幕,并将于12月25日面向公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本次展览由顾铮策展,汇集了35位长期生活于上海的摄影师与艺术家的268件作品以及其它相关80余件/组资料、展品。展览以上世纪初就活跃于上海的丁悚、陶冷月、金石声等艺术家的作品为起点,呈现了“上海”与“摄影”跨越百年的变迁与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窥见上海百余年变迁与发展历史的契机,更呈现了摄影在这一时期的演变与突破。

展览现场,以线性结构为主轴,以“光影前驱”“纪实立场”“多元表现”与“特别呈现”等四个板块,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通过摄影被观看与呈现的上海。

在上海摄影史上,丁悚是个不可绕过的名字。1918年,在上海摄影史上,丁悚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专前身)学生户外写生照片,留下珍贵纪录。展览现场。也展出了由丁悚家人提供的这批珍贵老照片。

丁悚,上海美专学生龙华户外写生活动,19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悚,上海美专学生龙华户外写生活动,1918年

民国时期著名摄影家金石声用镜头记录下当时的社会百态。展览现场,由他拍摄的《同济大学学生跳水》《踩水车的吴淞农民》《日军轰炸闸北》等老照片,带领观众回到上世纪30年代。

金石声,同济大学学生跳水,193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声,同济大学学生跳水,1933年

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从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瞬间,到衣食住行的点滴变迁,为现代化脉搏所驱动的上海,为摄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纪实立场”板块设有“江河对视”“繁花时光”“街头剧场”“记忆相册”“都市更兴”“眺望视点”等六个单元,通过陆元敏、张春海、雍和、许海峰、郭博、沈浩鹏、顾铮与严怿波、周明、侯剑华、朱浩、胡介鸣等忠实的城市观察者和表达者的镜头语言,跟随城市的脉动重新回到城市变迁的历史现场,多维度观看城市立面和世相百态,通过那些或厚重或轻盈或宏大或细微或悠远或冷静或诙谐的画面,为城市公共记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与视觉体验。其中,“江河对视”单元以陆元敏的《苏州河》系列与张春海的《黄浦江》系列作品展开对话。黑白墙面的设计巧妙区隔江与河,两条孕育上海成长的母亲河在影像展示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比照。

徐昕,大都会,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昕,大都会,2020年

徐昕用来记录上海城市变化的《大都会》系列始于2016年,至今仍在持续。“上海的新旧交替非常快,有时候同一地点同一视角在几个月里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展览中,观众会看到几代人通过摄影表征上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丰硕的成果。他们以不断变化的摄影方式凝视上海,也被不断变化的上海所激发,不断创造具有高度都会性的都市影像,使之汇入都市文化的洪流,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是摄影之都

周裕隆,爱多亚路的天空,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裕隆,爱多亚路的天空,2021年
许海峰,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海峰,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年
杨福东,国际饭店No.9,20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福东,国际饭店No.9,2010年
雍和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第一天,2001年2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和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第一天,2001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展览现场甚至“还原”一节上海地铁车厢,供观众打卡。在展览的尽头,还有“马良移动照相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