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男子深夜中毒住进ICU,死亡率近乎100%。
命悬之际,医生却拿来了4瓶白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李是车间小工,这天厂里接了个大活,4-5个小时连轴转,好不容易下班才想起自己没喝过水的嗓子已经干的说不出话了。
看到桌上有瓶饮料,于是他想也不想就直接猛灌了一整瓶,可能是喝的太急也没留意到味道不太对,结果喝完几分钟后他就开始出现强烈的腹痛和头痛,这才想起刚才喝的饮料好像不太对,一问才知道是工友把防冻液装饮料瓶里。
本以为最多也就吃坏肚子,就没有及时去医院,然而当晚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家人才把人赶紧送医了。
急诊室内,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多个器官此时已处于衰竭状态,情况非常危急,家人才把他喝了防冻液的情况告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防冻液是什么,其实这是一种由乙二醇组成的无色粘稠液体,人体摄入后会生成一种剧毒物质——草酸,一般服食80毫升就可以致死,而小李喝了整整200毫升。
医生意识到患者情况不妙,赶紧展开急救,但由于患者中毒过深,而相关解毒药国内没有上市,危急关头,医生查到白酒用于防冻液中毒的研究,于是赶紧对患者进行喂服,连续3天灌了4瓶白酒后,他的病情才慢慢好转。
事后医生解释,白酒中的乙醇成分可以阻止防冻液中的乙二醇转化为草酸,减少中毒反应,封闭受体,从而慢慢减少毒素的影响,在系统治疗下,小李14天后也成功康复出院。
此事也造成了不小的舆论,然而最受人们关注的是这白酒竟然也能成为良药,然而关于白酒的讨论还不止如此,有人说白酒的作用被严重低估,甚至是癌症克星,这是咋回事?
二、白酒成为新一代癌症克星?这些谣言可信吗?
其实这个说法最早源于一篇文章,据作者介绍,有研究发现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酵母,具有“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
所谓的自噬就是主动清除代谢废物,比如“致癌物”的过程,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发现酵母菌中的“细胞自噬”机制的日本科学家。因此文章就引用了这个事例,佐证了白酒可以防癌的结论。
但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一说法不合理性。这位诺奖科学家的研究是关于酵母菌的遗传基因有清楚致癌物的效果,只能论证酵母菌有防癌作用,而不是喝酒就有同样效果。
此外,还有人说白酒是"长寿密码",据了解是因为有研究发现白酒中含有的地衣素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益人体健康长寿。
然而这一说法很快被辟谣,先不说地衣素有没有延寿作用,即便有以白酒中的些微含量,要想喝出足够的延寿效果,想怕是先喝死过去都不够。
还有些说法称喝白酒有活血化瘀、降压的效果,因为喝酒后体温上升,血管会急速扩张,心跳也会加快,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代谢血管中的废物,起到化瘀的作用。
另外喝酒后,人体血压也会暂时降低,因此认为喝酒有降压作用。然而事实是血管中的斑块在内膜下,单靠血液流动无法带走,而所谓的降压,只不过是毛细血管扩张下造成的短暂现象,酒后血压会慢慢恢复甚至更高。
三、喝酒时注意以下问题,可降低伤害!
虽然建议是最好滴酒不沾,但如果面临不得不喝的情况,建议可以注意以下事项,尽可能减少饮酒影响。
1、避免空腹饮酒
空腹情况下喝的酒吸收速度更快,也更容易醉,建议可以在喝酒前多吃一些油脂高或者高蛋白、高碳水的食物,比如白面包点、米饭和面条等,降低胃排空速度,避免酒精直接刺激胃部,或者喝点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通过附着胃粘膜减少酒精直接伤害,另外喝酒前可以吃点含糖食品,可以帮助肝脏代谢酒精,避免酒后低血糖问题。
2、不要各种酒混着喝
不同种类的酒,其中的酒精含量不一,混着食用短时间内可能对人体伤害加倍,比如啤酒和白酒混合摄入后,体内酒精浓度急速升高,也会对个脏器造成一定伤害。
3、上脸的人不建议喝酒
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一般是缺少乙醛脱氢酶2,简单来说就是比正常人乙醛代谢速度更慢,导致乙醛不断积累在体内,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才出现了“脸红”。所以容易喝酒上脸的人,尽量要避免喝酒。
4、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酒后肝脏代谢活动会抑制人体糖原的释放,而交感神经在酒精刺激下也会不断兴奋消耗血糖,如果此时突然洗澡,会进一步导致血糖供需失衡,出现低血糖表现,比如心悸、晕眩、使不上力等症状。
特别是体质不好的中老年人,还可能出现昏迷表现,如今进入冬季,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的洗热水澡,热水的刺激下血管会不断扩张,更容易加剧心脑供血问题。
可见喝酒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刺激沾上喝酒习惯,没有安全的饮酒量,最健康的喝酒方式就是滴酒不沾。
参考资料:
[1]《男子误喝防冻液住进ICU,医生开出解药:4瓶白酒……》.科普中国.2024-01-16.
[2]《喝酒脸红的人快戒酒!研究发现:喝酒脸红的人或易患癌》 .健康时报.2023-11-20.
[3]《爱喝酒的人老得快:长寿蛋白正悄悄流失》.生命时报.2023-11-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