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校协同应致力于新教育。

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

明确家校双方的责任边界是实现有效协同的前提。

“教联体”建设是落实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核心举措。

12月26日至29日,第二届家长学校创新年会在上海虹口区和闵行区举行。年会以“协同共育、构建‘教联体’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负责人和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

年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开幕。现场,多位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及“教联体”新生态的构建这一核心议题,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从不同维度对家校社协同育人进行了解读,从理论高度到实践深度,多维视角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描绘了新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大会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深入探讨“教联体”建设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全面展示了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的创新成果。通过主题展示、专题研讨和实践分享等环节,全面解析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构建“教联体”新生态提供了全新路径。

现场,虹口区教育学院、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虹口在“教联体”建设方面的探索。据悉,虹口自2017年起开始建设“数字家校”,推进至今,以“数字家校”平台为核心支点,成功实现了从单一部门深耕细作到跨部门数字化联动、从零散活动到项目化推进、从“活动找人、课程找人”到“人找活动、人找课程”的重大转变。目前,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虹口区构建了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数字化“教联体”育人体系,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便捷化的学习路径与活动选择,全面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同时,依托“数字家校”平台,虹口区创新建立跨部门协作与资源共享机制,推出了一系列被家长和学生“秒光”的特色活动,推动“教联体”机制落地生根。虹口区教育学院介绍,虹口“数字家校”项目在2023年荣获区域家长学校创新案例,成为数字化教育的标杆,为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实践范式。

大会还发布了年度家长学校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虹口区霍山路小学获评并现场进行了分享,围绕“阳光家长”培养路径,结合学校实际,展示了其探索通过家校协同机制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会期间,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举办了数字化“教联体”专题研讨暨展示活动。参会人员还前往虹口北外滩进行了“一江一河文化行走”。

本届年会由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网与家长学校创新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由《生活教育》杂志提供媒体支持,由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协办,由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承办。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教育学院、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网

编辑:张燕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