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一次在家做饭是什么时候?社会的快节奏,使得自己动手做饭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会想“每天都那么累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做饭呢?”而且,现在餐馆、外卖、方便食品、自动食品售卖机等,基本可以满足每个人对“吃”的需求,好吃又方便。而做饭又得买菜、又得收拾碗筷,实在麻烦~

但告诉大家:做饭,其实也是一种“长寿技巧”。

常在家做饭的人更长寿

发表在《Public Health Nutrition》杂志上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爱做饭的人活得更久。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888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其中近一半(43%)的人从不做饭;每周1-2次占比17%;每周3-5次的约9%;每周大于5次则占31%。

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超过5次,死亡风险降低近50%。即使是调整了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等变量,做饭次数仍然与死亡率降低有显著相关性。

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外出就餐与在家吃饭相比,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粗杂粮和蔬菜消费显著减少、肉类消费显著增加、油盐超标,使得肥胖、高血脂等的风险增加。

外出就餐不用公筷的问题严重,而且餐具也不一定都干净,使得幽门螺杆菌、甲肝等传染病风险增加。

③吃完饭后,起身做做家务其实也算是一种运动。据统计,以每小时计算,洗碗、收拾餐具大约能消耗136千卡,拖地可消耗200千卡,扫地消耗250千卡,就连倒垃圾都可以消耗150~200千卡。

在舒缓的运动中,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相反,饭后直接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更容易发生腹部肥胖。

④做饭的意义不仅在于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自己动手做饭的人,比不做饭的人幸福感更强,这是因为制作食物时付出的努力增加了价值感。

而且家人围桌吃饭的过程中能增进交流,心情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