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卢溪

冰雪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清代皇家冬季举办的冰嬉,就像是一场古代版的“冬运会”。让我们从历史档案中走入清代的“冬运会”,看一看古人的冰雪运动吧!

赛事名称:冰嬉

冰嬉,亦称冰戏,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活动。据《宋史·礼志》记载,宋代皇家就有冬季“作冰嬉”的活动,明代将冰嬉列为宫廷体育运动,清代则进入了冰嬉运动的鼎盛时期。

赛事时间:每年冬季

清代的冰嬉于每年冬至后冰层坚厚之时举办,时间多在农历的腊月或正月,一年之内可以多次举办。如有皇帝下旨停阅或国丧则停办,而遇到冬季天气偏暖冰层不坚时也会停办。凡遇停办,预备发给参与冰嬉活动兵丁的例行赏赐相应减半。

《道光朝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档》中的相关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事地点:西苑太液池

冰嬉地点在清代西苑太液池,即紫禁城西侧的三海,具体地点不定,以在瀛台居多,也有在永安寺、阐福寺、大西天、镜清斋、五龙亭等处冰面上举办的。

《乾隆十七年起居注》中的相关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事筹备

每年冰嬉前,十月时便要于八旗及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官兵中各挑选“善走冰者”,参加为期约一个月的训练,最多时有1600人参训。另专设有总理冰鞋事务大臣(或称总管冰鞋处大臣、管理溜冰事务大臣)来管理赛事准备工作,这个职位有时还会由多罗郡王担任,足见皇家对冰嬉的重视程度。

总管冰鞋处大臣为应挑冰鞋之人着章京带赴陟山门冰鞋处事致内务府等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务府负责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比赛装备或道具。冰鞋分为两种,一种“以一铁直条嵌鞋底中”“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逾疾也”,类似于现在的冰刀鞋,利于速滑,用于抢等;另一种“底合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是双刀冰鞋,具有防滑功能,用于抢球。

清代木冰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事项目

1清代短道速滑:抢等

现代的短道速滑项目,全称为短跑道速度滑冰,是一项类似田径赛跑项目的冰雪竞技项目。运动员们穿戴冰刀等装备,在跑道上同时起跑,比赛距离为500米至5000米不等,以完成成绩确定名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抢等类似于短道速滑,参赛者穿单刀冰鞋,在旗帜处列队,听到炮声响起后即开始比赛,比赛距离为二三里(约1100-1700米),参赛者争先恐后向皇帝“观赛”时乘坐的冰床处滑行,抵达终点后由侍卫协助停下,抵达的参赛者按照先后顺序被分为九个等级予以奖励。乾隆十年(1745年)在北海举行的一次抢等,起点设在北海北岸的五龙亭附近,终点在琼华岛西南方。比赛中百余名兵丁竞相滑行,激烈的比赛场面被清宫廷画家沈源在其绘制的《御制冰嬉赋图》中生动地记录下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沈源绘《御制冰嬉赋图》中的抢等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清代冰球:抢球

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是在冰上进行的团体运动,分为两队竞技,每队6人,手持曲棍,穿戴护具,以将冰球打入对方球门得分为目的,进球多的队伍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抢球类似于冰球,也称革戏、圆鞠,参赛者为八旗兵士,分为左右各两队,左队首排穿红衣,右队首排穿黄衣,每队每次派出10人参赛,参赛者的冰鞋上有铁齿防滑。比赛开始后,一个皮球被掷入场内,参赛者以手争抢皮球,奋力将球投入对方门内。前两队比完,再换后面两队上场比试,直至全部队员参赛完毕。

故宫博物院藏金昆等绘《冰嬉图卷》中的抢球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清代冬季两项和花样滑冰:转龙射球

冬季两项,是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项内容组成的冬季运动,运动员身背步枪,脚穿滑雪板,手持雪杖,每滑行一段距离进行一次射击,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样滑冰,是冰上技巧与音乐舞蹈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分为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三类,裁判根据动作质量与艺术性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转龙射球类似于冬季两项和花样滑冰的结合,参赛者需完成滑冰和射击两个项目,有时还要在转龙射球中穿插高难度的杂技表演。

转龙射球的参赛者为八旗兵士,其按八旗旗色列队,比赛时各队按顺序盘旋滑行于冰面上,远远看去蜿蜒如龙,称为转龙。冰面上设有三座旌门,门内悬彩球,队伍中的持弓者每人有三支箭,边滑行边射球,射箭完毕后盘旋滑出归队。三球皆射中为上等,中两球为中等,一球为下等,各有赏赐,一球未中的也有鼓励奖。

故宫博物院藏金昆等绘《冰嬉图卷》中的转龙射球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朝后期的转龙射球比赛中,参赛者在行进中还会表演金鸡独立、猿猴献桃、童子拜观音、凤凰展翅等杂技动作,极具观赏性,堪称清代版花样滑冰。

故宫博物院藏张为邦等绘《冰嬉图》中的转龙射球杂技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事观众:皇帝、太后及文武百官

相比于被大众广泛收看、没有观赛门槛的现代冬奥会,清代冰嬉属于皇家项目,只有皇帝和贵族、官员等才可以观看,有时也会招待蒙古王公、回部首领及藩属国使臣等共观赛事。

《元正二日紫光阁赐蒙古王公及回部宴即席得句》

乾隆帝

元正才过绮筵排,节赐先期为值斋。

遂试冰嬉千队出,旋歌露湛八音谐。

旧藩已似世臣荩,新部胥娴国礼佳。

紫阁犹然战图绘,旌功益切奠遐怀。

观赛时,皇帝和太后一般在岸边楼上观看,如瀛台的庆霄楼和遐瞩楼,也可坐船形冰床,到冰面上近距离观赛。乾隆帝曾作《御制冰嬉赋》《御制太液冰嬉诗十二韵》等作品称颂冰嬉。

故宫博物院藏金昆等绘《冰嬉图卷》中的冰面上的观众,皇帝坐在船形冰床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御制太液冰嬉诗十二韵》

乾隆帝

顺时陈国俗,择地试雄观。

号令传河若,威仪纪水官。

光凝玄玉浦,声咽碎珠滩。

散处云驰宇,纷来雪喷湍。

端因智独胜,奚必力俱殚。

疾以徐斯疾,安其危乃安。

御风列应让,逐日夸无难。

迅似岩飞电,温知犀辟寒。

超群殊闪,作势更媻珊。

拟议弦催箭,形容镜舞鸾。

一时夸夺帜,独步早登坛。

妙义韬钤外,凭人著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