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勇一生骁勇善战,可惜他的结局却让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将陆军陶勇调往海军

陶勇幼年丧父,家徒四壁,7岁时为了补贴家用成为了放牛娃,16岁那年,他的思想觉醒,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凭借着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在战场上打出了名人,成为敌人口中闻风丧胆的猛将。

当然,战场是上骁勇善战之人也有化为绕指柔的一天。1941年春天,陶勇前往江苏视察工作,正好赶上三旅九团文工团的演出,在场的人不知道,陶勇竟然因为一场演出对一个姑娘一见钟情,她就是文工团员朱岚。

这时候一向胆大的陶勇却意外的羞涩,硬是不敢直接去找姑娘表白,而是将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了自己的战友韩念龙和卢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陶勇是真的很会看人,他俩对陶勇的婚事是贼上心,战友好不容易春心萌动,他们铁定得将这件事办的稳稳当当的。

这两人也是个行动派,没过多久就将这位女文工团姑娘的底细给打听地一清二楚,原来,她是九团一营一连指导员龚乐天的妹妹,入伍以后改名朱岚,如今23岁,还没有对象,不得不说,这不是赶巧了吗?在这两位大媒人的撮合之下,同年11月,陶勇和朱岚经过苏中党委批准结婚,两人结婚以后,夫唱妇随,一直到1954年,他们才带着7个孩子,在上海暂时安定下来,出于工作的需要,陶勇在家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纵然如此,朱岚也没有半分的怨言,而是直接扛起家里的负担。

对于陶勇这种人才,毛主席早就给他选好了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陶勇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当得知这一调令后,39岁的陶勇着实是迷茫了,简单来讲,他就是一个工农干部,文化水平放在那,一瓶子不倒半瓶子晃荡的水平,更何况,他都已经在陆军打了20年仗了,对于陆军的流程和各方面都已经驾轻就熟,现在突然将他扔到海军,这不是闹着玩吗?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没有半点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两眼空空的陶勇还得从头学起,试想一下,一个连小学都没有上过的人,在面对一大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要怎么去指挥人家,又有多少人会心服口服。

陶勇就这么扛着被重担压得直不起腰的肩膀进了海军。次年,毛主席在南京接见了陶勇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就是陶勇吗?我久仰你的大名。你仗打得好嘛!”

表面上看,陶勇一脸淡定的模样,实际上心里慌得要死,他实在是担心毛主席突然询问他海军的业务,毕竟,他上任还不到三个月呢。

越急越出错,陶勇心里的慌乱表现在了脸上,毛主席笑着和他说,他才刚调来海军,对于海军的那一套还不大熟悉,其实这也没什么,毛主席自己也没有进过军事学院,他们还可以用老办法,从战争学习战争,用不了多久陶勇就能变成内行了。

看着陶勇若有所思的模样,毛主席询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将他调到海军来。

果不其然,陶勇摇了摇自己的脑袋,这个问题也困扰他好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记得四年以前,就在离这儿不远发生的事件吗?”

陶勇立刻想起来,不就是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那件事吗?

毛主席点头表示认同,“那时候你揍了侵入我内河长江横行霸道的英国军舰......从那时候起,我就想让你当海军司令,倒是最合适的!”

毛主席的笑意感染了陶勇,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为了海军事业,陶勇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其中,他的家人们很多时候都是几个月见他一次,渐渐地大家也都适应了这种模式。

一次,胡子拉碴的陶勇走进熟悉的家门,他的孩子们一时之间没将这个粗犷豪迈的叔叔和他们的爸爸联系在一起,差点就大喊找人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回家后,原本稍显冷清的家里也多了烟火气,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陶勇的孩子们还想着时刻和爸爸在一块。

陶勇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想承欢膝下,然而,摆在这之前的是他没有办法丢开的工作,也因此,他每次都和孩子们说:“下次陪你们玩吧!”

陶勇的孩子们还曾听过爸爸为他们许下的承诺:“等爸爸退休,你们长大成人,我们老头老太一定到你们各家走走,玩玩。”陶勇的孩子们一直期盼着这一天,可惜,这句话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陶勇时刻将自己当作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老兵,即便自己发高烧卧床不起,都坚持穿上军装,同妻子义正言辞地表示:“这是总理的命令。”他抱病工作,废寝忘食,不过是为了不辜负毛主席他们对自己的期望罢了。他一生无愧于天地,只想为国家和人民尽自己的所能,将自己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军的风要变

按照陶勇的想法,他是打算为海军奉献一生的,然而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折。

1966年叶剑英从北京给陈丕显打电话,请他转告陶勇:“海军的风要变。”言下之意是让陶勇提高警惕,然而,朴实而耿直的陶勇并没有将其当做一回事,认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怎么可能会发生意外。

次年,陶勇的胃病更加的严重了,许世友得知此事后风尘仆仆的赶来上海,劝说陶勇,海军的事情就不要管了,还是去南京养病吧。可是,陶勇已经闻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他不能离开,必须得在这里顶着,纵然陶勇已经预料到自己继续顶下去的严重后果,却依旧选择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最后还是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发生了。那天,陶勇正常走出105室,走在楼旁的花园里面散步,还饶有兴致的和花工聊天,说是他喜欢什么花。

就在这时,招待所所长走了过来,陶勇见状让对方去找理发师。

理发师接到陶勇的命令时正在洗澡,他用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只是,当他赶到时,陶勇已经不见了踪影。

所长和理发员到处寻不到人,当走到井边时,所长突然大喊一声:“陶司令跳井啦!”

当他们将陶司令拉上来后,保健医生立刻对他进行抢救。然而,人工呼吸无效,救护车赶到后,他们赶紧将陶勇抬上救护车,几分钟后,陶勇被送进海军医院急救室。

急救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将军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粟裕大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曾三番两次提到战友陶勇:他的一生中留下一件憾事,没能查出老战友陶勇的死因。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粟裕也没有办法接受当年意气风发的陶勇,竟然会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间。

要知道,在黄桥决战中,陶勇奉命扼守黄桥镇,经过几天几夜的浴血奋战,陶勇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但他还是强撑着,没敢合上眼,生怕贻误战机。

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粟裕来到前线指挥部询问陶勇:“守得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陶勇坚定的回答:“三纵队在,黄桥就在!”

就这样,陶勇率领一千多名战士,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硬生生地守了三天四夜,最终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文章信源&参考资料:

《将帅儿女谈将帅》:

《共和国名将的生前死后 》:

《中华之魂 父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