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两个字,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不少朋友体检发现肺结节、甲状腺结 节、或乳腺结节……不管是哪个部位的结节,这类朋友往往有一个共同的体质特点——痰湿重。

痰湿从何而来?

痰湿的“痰”属于体内津液的一部分,是由湿气聚集而成的,湿浊成痰

当体内湿气过重,聚而不化,就容易形成“”。痰湿加上寒凝气滞,长期瘀堵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形成“痰块”。

易生痰湿的行为,你中招了吗 ?

如果你也有结节、囊肿,不妨对照一下以下症状,占了多少个:

痰湿的8个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汗多且黏;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痰多、口黏腻或甜;

●困倦、身重不爽;

●喜欢吃肥甘甜黏的食物;

●小便不多或略微浑浊;

●舌苔白腻。

如果上述表现中了2点或以上,很可能就是痰湿体质了。

人体一旦有了结节、囊肿,很多要通过手术切除,但体质却未转变,一样会出现反复或在其他部位发生。所以归根到底,是要把“痰湿”的根挖掉!

中药祛"痰"有方法!

应对痰湿,除了合理饮食、适度饮酒、积极锻炼之外,还可以从中药方面来健脾祛湿、帮助化痰散结

一、软坚散结抓重点

既然是“痰块”,就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软坚散结。常用的有:牡蛎、鳖甲、夏枯草、蒲公英、海藻、昆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活血化瘀通血脉

结节、囊肿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瘀”的情况,因为凝结而成的“痰”本身就是因痰湿而导致部分血脉瘀堵了。这就需要通过活血化瘀来加强软坚散结的效果。常用的中药有:红花、桂枝、桃仁、赤芍、熟地、当归、川穹、丹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健脾理气化痰湿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要祛痰湿,健脾是必须的。临床中常用的健脾化湿理气药材:茯苓、薏米、白术、陈皮、半夏、苍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内外合治双管齐下

中医治疗结节、囊肿的外治疗法有很多,并且都有不同的搭配。痰湿偏寒凝——搭配雷火灸、艾灸等;偏血瘀——结合针刺如火针、毫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喜欢本文内容,请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