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是身体却一直默默承受着损伤,最终很可能会诱发脑卒中、高血压肾病、心梗等严重疾病。这个“杀手”已经导致全球10多亿人发病,并且每年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履行“减轻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这一使命,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制定了世界范围内适用的《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并于2020年5月6日正式发布。与之前实行的高血压指南相比,最新指南做了较多改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高血压的定义

和大多数的主流高血压指南一致,新指南把医院诊室测量的收缩压≥140 mmHg和/或诊室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高血压。考虑到了医院诊室可能会对个人的血压带来干扰,新指南把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定为高血压标准,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 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级

按照之前的指南,高血压可分为三级,即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新指南精简了高血压的分级,基于诊室血压,把高血压分成了两级。当140mmHg≤收缩压≤159mmHg,和/或90mmHg≤舒张压≤99mmHg,是1级高血压;当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是2级高血压。

新指南还对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做了说明。当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时,即为正常血压;当130mmHg≤收缩压≤139mmHg,和/或85mmHg≤舒张压≤89mmHg,即为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虽然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接近高血压的临界点,应该定期监测血压,观察血压是否有持续升高的迹象,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一、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调节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新指南详细列了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如下表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药物治疗

关于药物治疗策略,新指南也做了详细说明。对于1级高血压患者,如果属于高危情况或合并有冠状动脉疾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应该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如果是没有合并上述疾病的低、中危患者,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该开始药物治疗。所有的2级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

新指南把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定的更低了,以往的多数高血压指南建议降压目标是140/90mmHg以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新指南将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分为基本标准和最佳标。

  • 基本标准:目标血压至少降低20/10mmHg,最好降到140/90mmHg以下;
  • 最佳标准:<65岁的高血压患者,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目标血压应降到130/80mmHg以下,但是要>120/70mmHg;≥65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可以耐受,目标血压应降到140/90mmHg以下,但是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设定血压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南只能作为参考,医生在面对不同患者的时候,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案还是应该以医生的诊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