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话题 - 高血压。相信很多人听到"高血压"这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吗?"

但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王某今年才35岁,平时工作忙,饮食不规律,喜欢吃咸味重的食物,经常熬夜加班。某天体检时,医生告诉他:"王某啊,你的血压有点偏高,要注意了。"王某一听就不以为然:"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得高血压?"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最新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分年龄,人人都有可能患上。

那么,这份最新指南到底有哪些重要信息?又该如何预防和管理高血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高血压的定义:有备无患,知己知彼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血压。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

  • 诊室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家庭测量: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白天平均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或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家庭测量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标准比诊室测量要低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在医院量血压时会紧张,导致血压升高,这就是所谓的"白大褂效应"。所以在家里或者日常生活中测量的血压,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1. 测量血压:小细节大学问

说到测量血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测准的。新指南给出了一些实用建议:

(1) 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血压计。别小看这一点,没有通过验证的设备可能会给出不准确的结果,误导我们的判断。

(2) 办公室测量时,要先休息5分钟,坐姿放松,双脚平放在地上,背部有支撑。测量时不要说话,手臂要放在桌子上,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3) 家庭测量时,建议每天测量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测量7天。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

(4)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心房颤动患者,测量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2.高血压的分类:不同程度,不同对策

新指南将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且舒张压<85mmHg
  •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正常高值血压,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个阶段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可能性。

3.高血压的危害:小小血管,大大隐患

很多人可能会问:"血压高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案例:

张阿姨今年65岁,多年来一直有轻度高血压,但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从来不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左半边身体麻木无力。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脑梗塞,原因就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损伤。

事实上,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 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
  •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衰竭
  • 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

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4.高血压的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新指南建议,所有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具体频率如下:

  • 正常血压者:每2-5年测量一次
  • 正常高值血压者:每1-3年测量一次
  • 高血压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测量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5.高血压的诊断:不能草率,需要确认

高血压的诊断不能仅凭一次测量结果。新指南建议:

  • 如果诊室血压≥140/90mmHg,应在1-4周内重复测量2-3次。
  • 如果可能,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确诊。

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基本检查,如:

  • 血常规、尿常规
  •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
  • 心电图
  • 眼底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高血压对器官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

6.高血压的治疗:因人而异,综合考虑

高血压的治疗不是简单地"吃药降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

新指南推荐采用基于风险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看血压数值,还要评估整体心血管疾病风险。

治疗包括两大方面: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 限盐: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g
  • 增加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4.9之间
  • 戒烟限酒:完全戒烟,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个单位,女性不超过1个单位(1个单位约等于350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
  • 管理压力:学习放松技巧,保证充足睡眠

(2) 药物治疗:

新指南推荐使用以下几类降压药:

  • 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钙通道阻滞剂
  • 噻嗪类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特定情况下)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强调了联合用药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从一开始就使用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可能更有效。

7.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管理: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1) 年轻人(18-40岁)

别以为年轻人就不会得高血压。事实上,年轻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新指南建议:

  • 仔细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 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
  • 如需药物治疗,要考虑长期用药的影响,如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2) 老年人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新指南给出了更为灵活的血压目标:

  • 65-79岁:收缩压目标为130-139mmHg
  • 80岁及以上:收缩压目标为130-149mmHg

但要注意,降压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耐受性来调整,避免过度降压导致不良反应。

(3) 孕妇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可能影响母婴健康。新指南建议:

  • 孕前和孕早期就要开始监测血压
  • 对于轻度高血压(140-159/90-109mmHg),可以先采取非药物治疗
  • 如果血压≥160/110mmHg,或者出现靶器官损害或先兆子痫症状,需要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包括: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

8.耐药性高血压:不妥协,有对策

有些患者即使服用三种及以上降压药,血压仍然控制不佳,这就是所谓的"耐药性高血压"。面对这种情况,新指南建议:

  • 首先排除"假性耐药性高血压",如测量方法不当、服药依从性差等
  • 考虑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 优化现有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增加利尿剂或加用螺内酯
  • 考虑转诊至高血压专科

9.未来展望:新技术,新希望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新指南也提到了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如:

  • 导管消融肾交感神经:通过微创手术降低肾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血压
  • 颈动脉窦刺激:通过植入装置刺激颈动脉窦,调节血压

这些新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结关爱自己,从关注血压开始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2024年最新版高血压指南的核心内容。高血压虽然是一个常见问题,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它就像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但是,不用害怕!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定期监测血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必要的药物治疗,就完全可以将高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记住,关爱自己的健康,就从关注血压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如果您对高血压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交流。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